沈一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注释。 1. 旅馆江湖晚 - “旅馆”指的是作者在外地的住所。 - “江湖”通常指代广阔的水域或广大的地区。 - “晚”字表明时间是傍晚或夜晚。 2. 孤臣疾病真 - “孤臣”指的是远离朝廷、被贬谪的大臣。 - “疾病真”表示真实的生病状态,可能是身体不适或政治上的困境。 3. 泄云沾夕幔 - “泄云”指天空中的云彩。 -
诗句释义与赏析 解析古诗意境与情感 1. 古堂七日容高卧 - 描述诗人在古代的堂屋中静卧七日,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 “容高卧”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2. 上巳春阴眼乍开 - “上巳”为古代节日,春天的天气逐渐回暖,诗人眼中的世界也焕然一新。 - “眼乍开”形容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和发现。 3. 纳纳乾坤谁主客 - 探讨世界的本质,“乾坤”代表宇宙间的广阔无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它描写了边城的景象和士兵们的生活。 首句“丽谯初报夜,刁斗正鸣秋。”描述了夜晚时分,城楼上的钟声报告了时间的流逝。这句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 次句“徙节阴风急,开弓冻月愁。”则描绘了士兵们在寒冷的天气下,匆忙地调整着箭筒,准备发射。这里的“徙节”指的是士兵调整箭筒的动作,而“开弓冻月愁”则表达了士兵们在寒冷的天气中
【注释】 春分日:春分时节。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或21日。 展:展开,显现。 恬:安静、宁静之意。 霁景流:雨过天晴的景象。 四阳:指立春之后的第一个庚申日和第二个庚申日后的第一个辛酉日、第二个辛酉日后的第一个壬戌日和第三个壬戍日后的第一个癸亥日。大壮:指万物生长旺盛之时。 雏鹊:指喜鹊,春天来了,它开始筑巢。 野鸥:指白鸥,春天到了,它们开始出没。 撒秧舟
【注释】 天门山:在今湖南岳阳县北,有两处。一处称南天门,在岳阳县城西北25公里;一处称北天门,在洞庭湖中,相传为禹王锁蛟龙的天门关,在岳阳市西洞庭湖中的三块巨石上。 探:游览。 缓步:从容不迫地行走。 石龛(kān)半嵌:岩石半掩的洞穴。 春屋古:春天的小屋。 青壁倒浸:青石壁面倒映江水。孤,一作“寒”。 焚香跏趺(jiē fú)一僧瞑:僧人盘腿坐着,点燃香火。跏趺,双足交叉,盘坐。瞑
注释: - 高唐城外:地名,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阳市。 - 径小添沙面:小路因为沙子的积累而变得更加狭窄。 - 渠奔踞石梁:渠道在石桥下方奔腾不息。 - 好山青不尽:形容山色翠绿,美丽迷人。 - 疏柳绿无行:疏疏落落的柳树,颜色翠绿,没有形成整齐的行列。 - 鸟过春声换:春天里,鸟儿飞过时发出悦耳的声音。 - 村留雨气凉:村庄被雨水洗涤,空气清新凉爽。 - 儿童炊旅饭:孩子们在野外做饭吃。 -
【注释】 逢:遇到,碰上。 长三尺:指马的身长。 须:胡须。 白几茎:指头发已花白。 豫(yu):预先,事先。 殊调:异音、不同调式的音乐。 见独行:表示诗人自喻为江燕,表示自己虽然年老力衰,但依然要像春天那样自由自在地飞翔于蓝天之上,不会因年老体衰而停止歌唱。 【赏析】 《送别》是王维晚年的名作,以“诗中有画”著称。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离别的景色和惜别之情。 首句中的“酒逢春暮”
泛舟芙蓉苑 芙蓉:荷花。指芙蓉苑中的池塘,这里借指荷花池。 桃李三春夜,芙蓉百尺台。 春夜:春天的夜晚。 桃李:指春天的花木,常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物。三春:指初春、仲春、暮春三个时期,泛指整个春季。 芙蓉:荷花。 百尺台:高大的亭台楼阁。 青山载酒去,明月刺船回。 青山:青翠的山峦。载:载着。 酒:泛指美酒。 明月:明亮的月光。刺船回:划船回来。刺,通“撤”,收回的意思。 细荇鱼群入
梅湖山房夜宿 霜露惊时变,庭除隐月光。 茫茫烟树阔,霭霭岫云凉。 虎啸山疑裂,鸡鸣夜转长。 有怀愁不寐,明发举秋尝。 译文: 在梅湖山房的夜晚休息, 霜露让时间发生了变化,庭院里只有月光映照。 四周弥漫着烟雾和树木,一片广阔无垠, 山间的云雾显得凉爽。 山中传来虎啸声,仿佛要撕裂大地, 鸡鸣声从远处传来,让人感觉时间在夜晚变得漫长。 心中充满忧愁,无法入睡,早晨起来便开始品尝秋天的食物。 赏析:
【注释】 渺渺:空阔。回林壑:山峦回环,林木苍翠。迢迢:远貌。上石梯:登上石阶。屡逢:屡次看到。春树歇:春日的树林凋零。渐与暮天齐:渐渐同傍晚的天空一样了。云护松杉古:松柏和杉树长在云层里,古老而又苍翠。烟沉虎豹迷:雾气浓重到连虎豹也看不见了。中峰结茅屋:中峰顶上有座茅屋。记得有人栖:还记得有人居住在那里。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借登山之兴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以抒发自己仕途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