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展春寒薄,风恬霁景流。
四阳初大壮,百刻正鸿沟。
食案前雏鹊,渔矶下野鸥。
读书有馀暇,时对撒秧舟。
【注释】
春分日:春分时节。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或21日。
展:展开,显现。
恬:安静、宁静之意。
霁景流:雨过天晴的景象。
四阳:指立春之后的第一个庚申日和第二个庚申日后的第一个辛酉日、第二个辛酉日后的第一个壬戌日和第三个壬戍日后的第一个癸亥日。大壮:指万物生长旺盛之时。
雏鹊:指喜鹊,春天来了,它开始筑巢。
野鸥:指白鸥,春天到了,它们开始出没。
撒秧舟:用船在水中播种。
【赏析】
这首诗以“春分”为题,写的是诗人在春分时节的所见所闻。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清新明快,富有生活情趣。诗人通过描绘景物抒发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首句“春分日”,点明了时间,即春天的中分点。“日展春寒薄”一句,写春天来临后,阳光逐渐温暖,但春寒尚未完全散去,给人一种既暖洋洋又寒气未尽的感觉。“风恬霁景流”一句,则是描绘了春分时节,天气晴朗,微风吹拂着大地的景象。
接下来三句,诗人通过描绘四个节气,表达了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他认为,春天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也预示着万物生长的旺盛。而立春节气后的三个日子,分别是辛丑、壬寅、癸卯,这三个日子分别对应着立春后的第一个戊辰日、第二个戊辰日、第三个戊辰日,都是阳气开始旺盛的时刻,因此称之为“大壮”。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春分时节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他喜欢在春天里散步,欣赏周围的景色;他喜欢在春天里读书,享受知识的熏陶;他也喜欢在春天里播种,期待收获的季节。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场景,却充满了诗意和韵味,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