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旋
暮景 斜阳含霁景,江上去人稀。 垂老犹为客,经冬未授衣。 僧钟和月起,渔火隔烟微。 故国云霄外,多从梦里归。 译文: 斜阳映照着晴空的景象,江面上行人稀少。 年纪已大的人还像过客一样漂泊他乡,已经过了一冬还没有换过衣服。 寺庙里的时钟随着月亮一起响起,渔船上的灯火隔着烟雾显得微弱。 我的故乡好像在云霄之外,我常常在梦中回到那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黄昏时分江边景色的诗。诗人以斜阳、江水
【注释】 久副秋官:长期担任过秋官。秋官,指御史中丞,是监察百官的官员。独有功:独自有功劳。 巡边新命荷宸衷:被派去巡察边境的新使命,承蒙皇帝的关怀和指示。荷,承担。宸衷,皇帝的心意。 良平不数侯关内:张良(字子房)不被多次封赏于汉朝长安附近的关内。良平,张良的字,这里指张良的功业。汉高祖曾封张良为留侯。侯,封侯。关内,指函谷关内。 颇牧谁知出禁中:不知李广将军是在什么情形下被调离了皇宫。颇、牧
【注释】 金华:金华山,在今浙江中部;万季崇曾任此职。太守:官名。 案上书:指官府的公文。 当户牖:正对着窗子。 黄叶满阶除:落叶铺满了台阶。 已无朝士知名姓:朝廷里没有你熟悉的官员名字了。 只有林僧问起居:只听到林中和尚问候起居。 老得闲身尚健:我虽然年老体弱,但还能得到闲暇。 形神多为苦吟癯:身体虽瘦却精神饱满,是因为经常苦苦吟诵诗作而致。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诗人通过写景抒发对故旧
诗句释义与赏析 一、首句“黄门清切受官初” - 关键词:黄门(宫廷的内门,指皇帝的近侍官员) - 注释:鲍给事开始担任重要的官职。 -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鲍给事刚上任时的庄重和正式场景,体现了朝廷的严谨和秩序。 二、第二句“虎榜登名世所誉” - 关键词:虎榜(比喻科举考试中名列前矛,如猛虎之榜) - 注释:鲍给事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受到世人的赞誉。 - 赏析
冬至侍班 冬至日是一年中的一个重要节气,象征着新的开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诗人有幸参加了皇帝的朝会,见证了国家大事的顺利进行。 佳期又遇一阳生,百辟趋朝贺圣明。 佳期:美好的时光;一阳生:冬至后阳气渐复,为阴消阳长之始,故称“一阳生”。百辟:百官。趋朝:向朝廷进见。贺圣明:祝贺皇帝圣明。 大乐九成天上奏,祥云五色日边呈。 大乐九成:指宫廷中的雅乐演奏至第九层时。天奏:指天地间的声音相互交流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 黄金花朵照冠裳,开正当时近橘阳。 阿阁秋高通御气,掖垣风细和天香。 自同葵藿常倾日,肯让梅花不畏霜。 欢赏谁如今日乐,君王许醉紫霞觞。 ``` 译文: 金色的菊花盛开,照亮了衣帽,正当秋天的时候,它接近橘子树的阳光。 皇宫中的阿阁上,秋风高吹,仿佛能通达皇帝的呼吸,宫墙外的风很柔和,仿佛能带来天上的香气。 自己就像葵藿一样,常常向太阳倾斜,怎能容忍梅花不惧寒冷。
【诗句释义】: 1. 阊阖初开晓仗移,佩环趋向玉阶辞。 - “阊阖”是古代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比喻皇帝的宫殿。“晓仗”是早晨的仪仗。“佩环”代指皇帝。“玉阶”是宫殿台阶上的玉石栏杆。“辞”是告别的意思。这句诗描绘了江编修在皇帝面前告别的情景。 2. 行舟惯见巴江险,策马何愁蜀道危。 - “行舟”指船只行驶。“巴江”是指长江流经四川地区的一段河流,即嘉陵江。“蜀道”指的是从四川到陕西的路上的山路
碧窗夫子写兰亭,千载羲之契合冥。 碧窗,即书房的窗户,也指书斋。夫子,指孔子。兰亭,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为纪念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与友聚会而修撰的《兰亭集序》的地方。这里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千载,一千年。羲之,王羲之的字。契合冥,即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赤手妙探龙虎窟,墨池寒蘸斗牛星。 赤手,形容书法时笔力遒劲,挥洒自如。龙、虎窟,指书道中的险峻、深奥之处。墨池,指的是砚台
【解析】 江心寺 江心胜景似蓬莱,占断壶天绝点埃。 不与人间连世界,却从波里结楼台。 亭亭古塔双峰起,隐隐晨钟万户开。 昨夜老龙听法去,满城风浪殷如雷。 注释:江心寺:位于江中,风景秀丽,宛如蓬莱仙岛,是天下第一江心的寺庙。壶天: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壶天绝点埃:意思是说,它仿佛占据了天地间最洁净的部分,远离尘世喧嚣。不与人间连世界:它似乎与尘世隔绝,独立于世界之外。结楼台:即“结”字,有建造的意思
诗句释义: 1. 绣衣金带照青春,奉敕南巡一宪臣。 - “绣衣金带”指的是官员的装饰和地位,暗示王都宪的身份高贵且受到皇帝的重视。 - “照青春”形容王都宪的年华正好,有活力和朝气。 - “奉敕南巡”意味着他受命前往南方执行任务,“一宪臣”则说明他是朝廷中的一名重要官员。 2. 万里澄清归掌渥,西都漕运入经纶。 - “万里澄清”描绘了王都宪在任期间国家政治清明,治理得当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