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思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有所闻》,下面是逐句注释及翻译: 1. 虚传物色动燕州,愧我浮名已白头。 [注释]:虚假的传言使得事物变得不真实,引起了燕州的变化。我感到惭愧,因为我虚度了光阴,已经到了白发苍苍的年龄。 [译文]:虚假的流言引起了燕州的变动,令我感到羞愧,因为我浪费了时间,已经老了。 2. 马角生来殊感晚,蛾眉妒后不禁秋。 [注释]:马的角天生就长得很晚
【注释】 六十初度:六十岁的生日。 烟云满眼足凭阑:眼前烟雾缭绕,云雾弥漫,我凭栏遥望。足:足以,足够;凭:倚靠;阑:栏杆。 殊胜风波行路难:比在风波中行走更加艰难。 名士已裁生志就:已经成就了人生的理想抱负。名士:有声望的人。 野人犹索谏书看:野人还想看看你写的《谏书》。 饭炊香稻分云白:吃饭时米饭散发着香味,好像白云一样洁白。炊:做饭的炊具,即锅;分:分辨;云白:白色的云朵。 盘出青菘带雨寒
【译文】 翻然离去,载满行囊傍孤城,一笑高天双眼明。 刺史洲空白蘋老,尚书社冷碧苔生。 地偏不独堪栖隐,时难空闻好避兵。 最是岘山朝暮见,可容题却寓公名。 注释: 1. 翻然:指突然转变态度或行为。 2. 橐 (tuó):盛装干粮的皮囊。 3. 笑:形容心情开朗、舒畅。 4. 刺史:官名,即州长,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或州长。 5. 白(wěi)蘋:一种水草。 6. 尚书:官名
这首诗的格式是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译文和赏析: 第1-2句: 乾雀双双绕树喧,七香车忽到闲园。 注释:干鹊(即喜鹊)双双飞舞,好像在树上互相呼唤,发出喧闹的声音,这声音就像“七香车”驶入庭院,突然而至。 译文:干鹊成双地飞绕着树枝鸣叫,一辆装饰有香气的车子忽然来到我安静的园子里。 第3-4句: 调歌自薄鸳文锦,得意谁夸犊鼻裈。 注释:有人唱歌,歌声轻扬如同薄如蝉翼的鸳鸯羽毛
寄怀史奉常 松云只隔五湖流,湖畔年年忆旧游。 病懒我曾无雁字,时清君亦爱羊裘。 纵怜玉女潭边月,应念金人掌上秋。 见说追锋方四出,林中猿鹤漫相留。 注释: - 松云只隔五湖流: 形容距离遥远,难以相见。 - 湖畔年年忆旧游: 每年都会思念在湖畔的过去。 - 病懒我曾无雁字: 描述自己因病而懒散,没有收到信。 - 时清君亦爱羊裘: 表示在太平盛世,君主也喜欢穿着羊皮裘。 - 纵怜玉女潭边月:
诗句释义 1 哭徐子与先生 - 这是一首悼念朋友的诗。徐子与是作者的朋友,可能是一位文人。“先生”是对对方的尊称。 2. 寂寞摛玄尚有亭 - “寂寞”表达了诗人对徐子与深深的思念,他独自一人在有亭子的地方,显得更加寂寞。“摛玄”意味着思考或探讨深奥的道理。 3. 萧萧拱木若为听 - 这里的“萧萧”形容风声,而“拱木”可能指的是墓碑或其他象征死亡和哀悼的物品。“若为听”表示似乎在倾听风声。 4.
诗句:万竿清玉小窗西,鼓枻来看日欲低。 译文:在小窗户的西边,万竿竹挺立如玉般清澈,我挥桨观看太阳就要落山了。 注释:1. 万竿清玉小窗西:万竿(形容竹子数量很多),清玉(形容竹子的颜色清亮如玉)。2. 鼓枻:指划船。3. 当下开帘驱野马:立刻打开窗帘,赶走野马般的云气,这里形容阳光强烈,云气散去的景象。 赏析: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色,通过对竹、日、云等元素的生动描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初夏雨中卧病有怀朱心园》。 第一句“空林雨气未全收”,描绘了初夏雨后,树林中的雨气还未完全消散的情景。这里的“空林”,指的是空旷的树林;“雨气未全收”,则表达了雨气仍未完全散去的意思。 第二句“枕簟凉生半似秋”,则是描写作者躺在竹席上,感受到的微凉和秋天的相似度。这里的“枕簟”是指竹席和枕巾;“凉生”是指凉意开始产生;“半似秋”则表明这种凉意与秋天相似。
立秋 刀尺新裁白苎轻,寂静山馆早凉生。 云窥林外双鸿影,虫识阶前落叶声。 九塞羽书初告急,六宫纨扇几含情。 总知秋色江湖好,为买鲈鱼压酒铛。 注释: - 《立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 - “刀尺新裁白苎轻”,意思是用新磨好的刀和尺子裁剪白苎布,使其更轻薄。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立秋景象。 - “寂寥山馆早凉生”,描绘了山馆中的寂静与早晨的清凉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时,抒发了深深的离愁别绪。 全词逐句释义如下: 当年我们共同关注国家安危,一别之后,沧海桑田变化无常。 龙剑夜占南斗星,鸿书寒下朔风迟。 黄茅草变应还丹日,黑发仍留去国时。 到底先忧消除不了,并垂清泪湿江蓠。 注释: ①张明成:即张说(yuè shuò),唐代政治家、文学家。阁老:指张说曾任的中书令等职。②心共系:心与意相系。③一别沧桑未可知:一别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