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注释】 一派波声:一片波浪的声音。鄱阳:今江西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 浪迹天涯: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住处。 西浦: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市。酹酒:把酒洒在地上祭奠。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第一句“一派波声”,点出水势浩渺;“片帆”二字既写出了风势,又暗示着行舟人的身份,他像一片小帆一样在鄱阳湖畔的小船上飘荡,正从鄱阳湖上经过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凤栖梧”、“江神子”。双调五十五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三平韵。 诘屈(jié qū):弯曲不展的样子。 虬(qiú):同“蚯”,曲曲折折的蛇形。 广平铁石:指坚贞不屈的品质。 寒英(yīng):指梅花的花蕾。 南国:南方。 碧:形容青绿色的苔藓。 【赏析】 《点绛唇·其七》是宋代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以梅花为题
点绛唇 其八 咏素馨花灯 春散蛮天,珠江处处都如雪。 彩丝谁缬,砌作团圆月。 风蜡高悬,薰得浓香彻。 罗帏揭,芳心犹热,情在香难歇。 注释: - 春散蛮天:春天的景色遍布天地之间。 - 珠江处处都如雪:形容珠江两岸的景色如同覆盖着雪花一样美丽。 - 彩丝谁缬:彩色的丝线被用来编织成各种图案,这里可能是指用彩线绣制了花灯。 - 砌作团圆月:将彩灯装饰成了圆圆的形状,就像月亮一样。 - 风蜡高悬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所作,题目为“点绛唇·题卿怜小影”。全诗如下: 两世秋娘,碧城旧曲传钞遍。画师曾见。依约春风面。 十斛珠抛,去燕梁泥恋。韶光倦。梦阑美眷。眼冷浮花眩。 注释: 1. 两世秋娘:指过去和现在两个时代的女子。秋娘,古代对妓女的称呼。 2. 碧城旧曲传钞遍:指这首曲子在各地流传广泛。 3. 画师曾见:指画师曾经见过这样的女子。 4. 依约春风面:形容女子容貌如春风般温柔可爱
【解析】 此词是作者题画之作,上片描绘了一幅垂虹旧地的图景,下片抒发了对往昔与友人同泛小舟游赏的追忆和感慨。全词语言凝炼,意境幽远。 “点绛唇·题缪筱珊垂虹感旧图,盖为蒋鹿潭作也”意思是:在题咏着缪筱珊画的垂虹感旧图时,是为纪念他的挚友蒋鹿潭而作。 “一曲垂虹,顿成千古伤心地。”垂虹亭,即“垂虹桥”,“一桥飞架南北,半空烟雨蒙蒙”。这里用一个“曲”字,写出了垂虹亭的秀丽,又暗含其悲壮
点绛唇 诗句释义: 小院回廊,抬头蓦被檀郎见。 凤鞋惊掩,略把裙花展。 熟意生情,尽在星星眼。 栏阴转,杏衫红浅,人近东风远。 译文: 小院回廊曲折蜿蜒,抬头猛然间被檀郎看见。 凤头鞋儿轻轻遮掩,微微露出脚边花瓣。 情意渐生情愫,眼神中闪烁着星光。 栏杆旁转身,杏红色的衣衫颜色淡了。 人靠近却感觉离得很远,仿佛东风在吹散。 赏析: 《点绛唇》是一首描绘女子情态与内心世界的词作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点绛唇 过了花时,垂杨满院飞晴雪。 绿阴如幂,点点东风迹。 午梦初回,却道馀寒积。 茶烟直,湘波帘隙。 暂放斜阳碧。 注释 1. 过了花时:指的是春天已经过去,花朵凋谢的季节已经结束。 2. 垂杨:一种树名,常在江南地区见到,因其枝条下垂而得名。 3. 飞晴雪:形容树枝上的积雪像雪花一样飘落。 4. 绿阴:指树木的绿叶,这里指树木形成的绿色遮蔽物。 5. 幂(mì)
【注释】: 猛讶:惊讶。 风威:寒风的威力。 纸窗吹裂:寒风把纸窗吹得裂开。 摇落:落花飘落,凋零。 闲凭:随意倚靠。 箫局:箫,一种管乐器,这里指吹箫。 漏鼓声敲彻:夜深了,漏壶里的水声也敲响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雪夜旅怀的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首句“猛讶”二字点明词人的惊奇之情;第二句描绘出一片漆黑如墨、寒风凛冽的夜景;三、四两句写风吹纸窗,飞雪入室。“飞入纷纷”是说雪花纷乱地飘入室内
点绛唇 王仔园斋中迟豹人甫草后至 日夕闲阶,飞花乱点鸳鸯甃。 乌啼杨柳。 是矣声还又。 酒侠诗狂,何处相携手。 空搔首。 来何迟也,三爵梅花酒。 注释:日落时分,漫步在静谧的庭院里,看着飞花在空中飞舞,洒落在鸳鸯池边。听到乌鸦在杨柳上啼叫,似乎也在为这美好的景色伴奏。我饮酒作诗,尽情享受着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为何却迟迟不与朋友相聚呢?心中不禁感到有些失落和惆怅,于是便拿出了三杯酒
【注释】: 花下重门 ,指花下的小门。点绛唇,词牌名。石阑 ,栏杆。题遍游人句 ,题遍了游人的诗句。 暮云春雨 ,傍晚的云彩和春雨。只少江南树 ,只有南方的树。小小红楼,小小红楼是当年吹笙的地方。愁凝伫 ,忧愁地看着你。杜鹃无语 ,杜鹃鸟无言地叫。谁劝春归去 ,有谁在劝春天回去。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女子对春天的依恋与伤怀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花下”三句,点破题目中的“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