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
大酺·春雨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解析: 1.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读懂原诗,再结合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作答。“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是首句,意思是我担任安宜县尉时,恰逢举行盛大的酒宴。“大道启元命,时人居太康。”大意是:大路开启了通往长生不死的门径,当时的人生活在太平盛世之中。“中朝发玄泽,下国被天光”大意是:朝廷颁布了祥瑞的恩德,天下百姓沐浴在祥瑞的恩泽里。“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大意是:皇上宣布端午节开始
【注释】 大酺乐:唐代教坊曲名。 绮罗:华美的丝织品,这里指舞女的衣服。 【赏析】 这首五绝写宴会上歌舞升平的盛况。前两句写歌妓们起舞时衣服随着乐曲的节奏飘然起舞。“晚日催弦管”意思是说,夕阳西下的时候,乐队的弦声和管乐之声更加急促了;“春风入绮罗”意思是说,温暖的春风把舞女的衣裳(绮罗)吹拂得翩翩飞舞,好像春风吹进了她们的衣服一样。后两句写歌妓们跳舞时的情景。“杏花如有意”
【注释】 圣后乘乾日,皇明御历辰。 紫宫初启坐,苍璧正临春。 雷雨垂膏泽,金钱赠下人。 诏酺欢赏遍,交泰睹惟新。 【赏析】 《大酺》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唐高宗李治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宴会的情景,反映了唐高宗的奢侈荒淫。全诗四句八言,每两句为一组,形式整齐划一,音节铿锵和谐;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堪称唐代宫廷宴饮诗歌中的佳作
想一生心,千秋业,终古晴空初旭。虫禽惊绝响,剩辽天孤鹤,响振林木。 半死梧桐,不堪徙倚,霜重风骄人独。吟怀看销尽,怪频惊春梦,误传邻曲。 更怀远伤高,怨红啼翠,泪花纷触。 栖迟穷海角,断肠事、空抱凄香宿。肯记省、兰情水盼,玉宇琼楼,锦书催、醉眠还熟。 且向痴儿说,恁了却、百年歌哭。念头白,深灯屋。宫调珍付,多恐哀丝危促。 古芬忍临夜读
望朔云昏、东皋暗,飞雪斜敲林屋。远峰初日起,挂铜钲,时与小星相触。 残月辞人,孤灯障梦,闲倚高楼深竹。流年刚过了,听雨声未断,黍炊初熟。 正湖海瘴生,画阑烟悄,伴人清独。 穷冬归又速。尚堪送、清景劳飞毂。算只有、江云愁岭,霞碎笺天,说离居、自烦心目。 何况归帆少,空目断、画屏千曲。蓦回首、江南国。迎岁莺语,多少帘栊桃菽。 驿梅正宜对烛。
歘起秋声,梧桐老,衰叶频飘庭砌。 高楼人独倚,听鲲鸡啼午,满城风雨。 绕径枫黄,沿堤蓼白,重咏襄阳佳句。 登高嗟曩语,有茱萸点点,是当年泪。 总鸿去海崖,鹤归华表,恨稠难记。 山亭奇绝处。 湖流涌、俯瞰临无地。 却是处、村槽珠溅,山蕊金苞,任游人、百千如蚁。 忆昔龙山客,谁指道、此人差异。 看寒月、疏林里。 微云河汉畴,识山水清音之意。 但闻画船歌吹
正野塘边,春帆底,水腻吴绫一束。 看看寒食到,小梅英妆褪,暗雕香玉。 杏蕊撩晴,莺雏拂晓,几对鵁鶄争浴。 板桥西客店,飏酒旗作阵,带烟斜扑。 有秀靥映门,娇波窥户,当垆情熟。 篙师休浪促。 夹衣解、贳饮何须赎。 君不见、一生惆怅,半世因循,吴霜偷换修蛾绿。 况听关山夜,流多少、从军笛曲。 拚美酝、倾千斛。 转船解缆,社燕风帘相触。 泥香轻堕簌簌
怅庙竿红,垣衣碧,门外银涛雪屋。 群妃蓬岛宴,御天风来往,钗铃戛触。 寂寂小姑,愔愔圣女,苦鸟啼归修竹。 古苔坏墙满,任脱缰石马,画廊眠熟。 叹螺髻煤残,蝶裙灰烬,夜长人独。 灵旗归太速。 神弦歇、醉觋扶华毂。 可惜是、乱水彭城,旧家小沛,望乡徒极登临目。 入不言兮出,学唱个、秋坟鬼曲。 怨青冢、留江国。 斑斑恨血,土花坟起红菽。 水腥打灭翠烛
正月奁收,金铃语,亭馆家家装束。 娇花寒食近,料为容偏要,最新膏沐。 绣被佳人,文梁语燕,惊起东风眠足。 秦楼红棠树,敛晨曦恰换,每朝心目。 但芳约无凭,梦云多幻,又生枨触。 相思怜太酷。 暗浇冷、啼泪零绡幅。 细念想、蜂黄销后,蝶粉融余,酒醒时怎商春局。 便似蓬山隔断,都碍了、青禽来复。 谢桥侧、流莺熟。 知我惆怅,临去那回千嘱。 秀怀蘸波自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