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廷选
注释: 出郭招提两岸平,画船来往寄闲情。 海中宝地一珠小,槛外澄江双练明。 夜月频观蛟女泪,早潮常杂梵僧声。 此身欲借凉飙便,直作蓬莱阆苑行。 赏析: 首联“出郭招提两岸平,画船来往寄闲情。”描绘了诗人走出城郭,来到招提寺的岸边。他看到两排船只在水面上来回穿梭,寄托了自己的闲适之情。这里的“招提”指的是招提寺,是一座佛教寺院。诗人通过描写船只和闲适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满足。
潮州会胡允承佥宪喜而有作兼柬丁师孟大参皆旧同寅 川经脩阻陆崔嵬,诖误无端念已灰。 秪为疾趋御史节,谁知良晤故人杯。 登临韩庙求遗草,拜读苏碑扫积苔。 醉话青山云水窟,谁闻海外更蓬莱。 注释: 川经脩阻路艰险,路途崎岖不平。 我被冤枉陷害已经绝望了。 只是因为急急忙忙地赶到御史那里去。 没想到能和老朋友畅饮欢聚一杯酒。 登上韩愈的祠堂祈求他的遗墨, 又恭敬地读了苏轼的碑文扫除积尘。
【译文】 平生足迹遍天下,今日偶遇行路难。 锦里野航无更窄,真人莲叶有馀宽。 夕阳峰势迎秋峭,深夜潭光映斗寒。 一片短篷何障碍,尽收清景足诗坛。 【注释】 1. 饶平:地名,位于中国福建省。神泉:指传说中的神仙泉水。小舟:小船。 2. 平生:一辈子,一生。足迹:足迹,指行走的痕迹。半天下:遍布天下,形容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3. 锦里:古地名,今四川省成都市的别称。野航:指民间的小型船只。 4.
注释: 行客望晴农望雨,冥冥之际得兼全。 行人在等待晴朗天气,农民却在期待雨水降临。 行客:行人(指旅客) 望晴:期待晴朗的天空 农望雨:农民在期待下雨 冥冥之际:即天黑时分 得兼全:即同时得到晴朗和下雨的天气 日斜百里方逢驿,雷送千峰忽洗天。 当太阳快要落山时,我恰好在百里之外的地方遇到驿站, 雷电交加,山峰突然被雷雨清洗 日斜:太阳快要落山 百里:百里之外 遇驿:遇到驿站 雷送:雷电交加
闻同寅李仁仲少参往南安至赣不得一叙口占留别兼柬东陈宗之大参时宗之有庆贺之行 分司君复到梅关,我昨岭南归路漫。 六十重临江浙去,一杯难尽渭城欢。 闾阎土俗须明告,屏翰勋劳愧素餐。 缅想矩庵天上至,比邻风月赏春盘。 注释: 1. 分司:指离开官职。 2. 梅关:古关口名,位于今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 3. 岭南:指岭南地区,即广东、广西一带。 4. 重:再次。 5. 渭城
【解析】 本词是一首送别之作。张元器复职后还浙,作者在饯行时作此词赠别。全词以送别为题,但并不直接写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归”、“道”“松柏”、“太湖”等意象来表现。首句点明地点和时间,写船已回到水涯(即水边),第二句写他仍像过去一样颂扬老贤司;第三、四句写他像松柏一样不屈不挠;最后几句写他的志向。“归棹”两句说,你像一只小船回到了水涯,仍然像过去一样颂扬老贤司。“璠玙”,美玉。比喻贤才
玉山公馆感旧次陈希白大参留题韵三十年来长作客,起曾寓此月嘉平。 一时人物知何在,竟夕羹墙梦不成。 雨近重阳添旅思,天连浙水漫王程。 纵教白首江湖上,欲报君恩罄我生。 译文 三十年来一直漂泊为客,曾经在此居住过。 那些昔日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竟然整夜不能成眠,做着故乡的梦。 雨水临近重阳节更加增添旅途的愁思,天空连接着浙江的江流。 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仍然身在江湖之上
【题解】此诗为作者在督府见到尚公藏陈大亨所作《云山图》而写的题咏诗。 【注释】 ①督:指监督,管理。 ②尚公:尚志谦(1254-1308),字元善,号东湖,江西南昌人,官至参知政事,谥忠靖。 ③督:指监督,督察。 ④督:指监督、督察。 ⑤督:督促。 ⑥尚公:尚志谦,字元善,号东湖,江西南昌人。曾任参知政事,谥忠靖。 ⑦督:督察。 ⑧督:督查,督察。 ⑨督:督促。 ⑩督:督察。 ⑪督:督促。 ⑫督
升右都御史奉敕总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愧惧有作 江湖廊庙竟何为,新捧纶音下玉墀。 半载三迁惊数异,两藩重到讶时移。 草莱枯槁须膏泽,今古勋名在鼎彝。 报国寸心犹未老,粤山漓水也先知。 注释: 1. 江湖:指江湖之间,泛指天下或各地。 2. 廊庙:指朝廷,朝廷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 3. 竟何为:究竟要做些什么呢? 4. 纶音:皇帝的诏书。 5. 玉墀:台阶前的石阶。 6. 半载:半年的时间。 7.
【注释】 1. 膺召上京师:指被朝廷征召,进京。 2. 登仙人已笑班生:意即被召的士子已经登上了仙人的境界,而你(作者)却还在班生之列,感到惭愧。班生,东汉班固的字,此处指士子。 3. 又捧徵书愧复惊:意即又被派去接受征召,又感到惭愧,因为自己还没有达到仙人的境界。 4. 山水窟中消宦况:意即在山水洞窟里隐居,消磨掉自己的官宦生涯。 5. 雪梅香畔促王程:意即在雪梅花盛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