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瀚
诗句解析: 1. 穷通世事坐谈间 - 描述了在闲聊中讨论世间的兴衰得失,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2. 自古龙鳞不易攀 - 自古以来,像龙一样的高位和地位是很难得到的;这里的“龙鳞”比喻了高官厚禄或高贵的地位。 3. 碧涧有声尘虑净 - 碧绿的山涧流水声洗涤了尘世的烦恼,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清净。 4. 白云无恙我心闲 - 白云自在飘浮,无忧无虑;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5.
【译文】 国马曾经听说大仆申,多年来蕃庶倍于寅。 成群食野朝连雾,奋鬣追星夜达辰。 紫塞休兵忘汗血,雕题控辔正咸宾。 也知今日祥光动,散作天闲化育春。 【注释】 和马日一首:与马日为对仗的一首诗。 国马曾闻大仆申,年来蕃庶倍于寅。 成群食野朝连雾,奋鬣追星夜达辰。 紫塞休兵忘汗血,雕题控辔正咸宾。 也知今日祥光动,散作天闲化育春。 注释: 和马日一首:与马日为对仗的一首诗。 国马曾闻大仆申
【注释】 子陵钓台:指东汉末年的严光,字子陵,隐居富春山时,曾垂钓于溪上。后辞官归隐。后人因此称钓鱼的场所为子陵钓台。 龙衮(guǎn):皇帝所穿的礼服。 羊裘:指晋代人羊权,字长儒,以羊裘为业。 矶:江边突出的岩石。 五夜星辰:指《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中“南山有台,北山有序”之句。 桐江:即浙江桐庐江。 渭江:即今陕西渭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桐庐作客期间所作,诗人在富春山作客期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送郑侍御归东都》。 诗句解释: 1. 三年两疏乞归休,诏下金门复谕留。 译文:我已经连续三年两次上奏请求退休,皇帝下诏金门让我再次请求留任。 注释:乞(qǐ)归休,请求退休。三(sān)年,连续三年。两疏,两次上奏。乞,请。诏,圣旨。下,下达。金门,古代皇宫的南门。谕,告诉。留,留下。 赏析:诗人通过反复上书请求退休,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
寄姑苏苏延玉义相 一段蓬壶景不赊,翠竹解箨碧桃花 1. 诗句释义 - 当年客棹过君家:昔日船只经过你家。 - 一段蓬壶景不赊:那片美景如同仙境一般,难以言述。 2. 译文 - 翠竹有枝初解箨,碧桃无树不开花:翠竹初露嫩叶,碧桃花开满树。 - 金樽满泛长春酒,石鼎新烹异品茶:美酒醇香,佳肴美味,品味非凡。 3. 注释 - 蓬壶: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所,此处形容景色美好如神仙居所。 - 解箨
诗句原文 战马嘶风猛欲驰,秋郊酌别驻金羁。席前云拥尚书履,阃外霜飞大将旗。虎豹生威分队处,牛羊争献聚降时。明朝露布闻当宁,韩范勋名更许谁。 译文注释 在秋高气爽的郊外,大司徒王公奉诏兼左副都御史巡视贵州,战马长嘶,仿佛要奔赴战场。秋天的郊野中,王公与随从们举杯作别,驻足于金色的马鞍之上。席前云雾缭绕,仿佛是尚书大人的足迹;边疆之外,霜冻之下,大将在旗下指挥着军队
【注释】 上元:指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恩典:恩赐,施予恩惠。岁重申:连续两年都这样。经旬:满十天或一月。万井:万家。宫间羽:宫中吹笙奏乐的人。九街:京城街道名。夜为辰:夜间点起灯火,如同天上的星辰。都人:京城居民。踏月真成队:在月光下步行成行成队。国士:朝廷重臣。观光:游览观赏。合用宾:适宜作宾客。明旦:第二天早晨。上林:皇宫中的园林。花一放:花开了。春:春天。 赏析:
【注】人日:古代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至初七为人日。此诗作于天宝三年(743年),唐玄宗在位,诗人任左拾遗时。 天花盖地未全销:天上的大雪纷飞,好像天花一般,但还未完全融化消歇。天花,即今称的雪花。 腊去春来又几朝:冬去春来,又有了好几个日子了。腊去,指旧腊已过;春来,指新腊已到。朝,通“潮”。 家近禁城银铸戺:我家住得离京城不远,那银铸的城墙就耸立在我家附近。戺,同“涯”,边沿。 舟横野渡玉铺桥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泚笔沉吟落叶秋”:这句描述诗人在秋风中沉思,用笔触描绘出秋天的落叶。 - 关键词:泚笔、落叶、秋 - 解释:诗人手持笔杆沉思,落叶纷纷飘落,表现出深秋的景象与内心的凄凉。 2. “故人无复见南州”: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及失去的哀伤。 - 关键词:故人、南州 - 解释:诗人感叹故人已不可见,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3. “半毡分后心如醉”:描述了与友人分离后的心情
诗句解释: 1. 门墙咫尺犹千里,忽有诗筒月下过。 - 注释: 门墙(指家门)距离很近,但感觉像是隔着千里之遥。突然之间收到了一束用纸包裹的诗筒,是在月光下送达的。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在收到远方友人的书信后,虽然近在咫尺却感到遥远,仿佛隔着千山万水的感觉,生动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朋友深厚的思念之情。 2. 云锦织成花满轴,天机借得玉为梭。 - 注释: 用云朵编织成的锦绣覆盖了整个卷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