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舜牧
这首诗描述了一座山石的景色,以及它给人带来的感受。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石的形态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一径斜通石洞幽”这一句描述的是一条小路通向一个石头形成的洞穴,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这里的“幽”字形容洞穴深处的景象,让人感到宁静而神秘。 “危梁曲磴是仙游”这一句则描绘了山路的险峻和曲折,暗示着这里是一个仙人常来的地方
这首诗的作者是张志和,他是唐代诗人、道士、音乐家。他的作品多写山水田园之景,抒发隐逸生活之趣。他的《渔歌子》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词,全词语言清丽,意境幽美,给人以高洁脱俗的感觉。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译文: 孤舟缓缓移向芦洲靠岸休息,不必去理会潇湘与东海。 悠然自得地赤脚踏入清流自在漂流,一声笛响便吹向了东山明月。 注释: - 渔樵耕读:古代四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即打鱼、砍柴、耕种和读书。 -
秋日访臧顾渚年丈慈感寺不遇 为忆交情好,携筇过道林。 雨馀秋水净,地迥白云深。 入定闻清梵,留题付朗吟。 遒然真会晤,何必共披襟。 注释:为了纪念我们的友情而来访(我)带着手杖走过了竹林小路。雨后秋天的水更加清澈宁静,四周的景色显得更加深远、幽静、神秘。在寺庙中静坐冥想时,听到了寺院内传来的诵经声,那是佛教的法音,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在寺庙的墙壁上留下了自己的诗作。诗人对于能够与朋友相见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情感的体现和艺术手法的应用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内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分析运用了哪些手法,再结合注释进行赏析。 “两头纤纤体”句:比喻自己身材瘦小。纤纤,瘦小的样子。 “半白半黑忌太洁”:比喻自己的容貌不很端正,不要过于清高。太洁,过分清高。 “腷腷膊膊无休歇”:形容自己身体瘦弱,没有力气。 “磊磊落落成果结”
【注释】 两头纤纤:指男女之间。 相迎:相互迎送、亲近。 半白半黑:指男女双方的相貌有一半白,一半黑。 腷(yīn)腷膊膊(lěi léibo):形容情意深厚,不露声色。 磊磊落落:形容人光明正大,坦荡磊落。 【赏析】 这是一首以写男女之情为题材的小诗。开头两句写两人初次相遇,互生好感。“两头纤纤初相迎”,是说女子在门前等待,男子从远处来迎接。“半白半黑未分明”是说男女双方的相貌有一半白,一半黑
注释: 渔樵耕读 其二 樵 腰镰独向山中劈,担荷薪枝日将夕。 青松林下且息肩,坐看一派寒流碧。 译文: 我独自扛着柴火走向山林,太阳即将落山时,挑着薪枝回家。 我在青松树下休息一下,静静地看着清澈的溪水流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樵夫辛勤劳作的场景。他独自扛着柴火走向山林,担荷薪枝日将夕,展现了他的勤劳和坚韧。他在青松林下休息一下,静静地看着清澈的溪水流淌,展现了他的宁静和淡然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妾守深闺里。 注释:自从你出门之后(我就)留在深深的闺房内。 花落委泥中,誓不随流水。 注释:花儿凋零了,被抛弃在泥土中,我发誓绝不随波逐流。(比喻自己坚决不做对不起丈夫的事。)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情诗,表现的是一个女子思念丈夫的心情。全诗以“自君之出矣”为开头,点明了主旨,即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接下来,通过女子深居简出、花落委泥等细节描写
为忆交情好,携筇过道林。 雨馀秋水净,地迥白云深。 入定闻清梵,留题付朗吟。 遒然真会晤,何必共披襟。
一径斜通石洞幽,危梁曲磴是仙游。 禅关云拥千年树,野艇星浮数点鸥。 莫道迷津能进棹,须知大壑可藏舟。 海阳处处皆蓬岛,何必昆崙十二楼
孤篷移向芦洲歇,不问潇湘与溟渤。 悠然濯足自在流,一声吹上东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