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富
这首诗描述了伊阳县的八景之一,其六为紫罗石潭。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何年罗卒屯此间,紫巾声动塞雄关。 - 何年罗卒:这里指的是何时有士兵在此驻守或驻扎,“罗卒”可能是指驻扎在此的士兵或官员。 - 屯此间:指士兵们在此地驻扎或停留。 - 紫巾声动塞雄关:这里的“紫巾”可能是指士兵或官员的制服,而“塞雄关”则可能是指某个重要的关口或要塞。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诗句释义】 何年丹凤从天来,翻然两翼双飞开。 山头千载不飞去,山前云锁玉书台。 朝阳一出鸣南冈,九苞五采生辉光。 地灵钟秀信不偶,奎星照映发天章。 【译文】 何年丹凤从天来?翻然两翼双飞开。 山头千年不飞去?山前云锁玉书台。 朝阳一出鸣南冈?九苞五采生辉光。 地灵钟秀信不偶,奎星照映发天章。 【注释】 1. 何年丹凤:何年,多久的时间;丹凤,传说中的神鸟。 2. 何年丹凤从天来:传说中
伊阳县八景诗 其一 桃源胜迹 桃源宫在伊之南,荒凉半亩修真庵。 注释: - 桃源宫:位于伊阳的一处古建筑,因传说中桃花仙曾居住于此而得名。 - 荒废已久:指桃源宫已经很久没有修缮和打理了。 - 修真庵:修行之地,与桃源宫相邻,也是一片荒废之地。 - 春风空落花髿鬖:春风轻拂之下,桃林凋零,花瓣纷纷落下。 - 我:诗人自称。 - 停车访遗迹:停下来去参观那些已经变得荒废的遗迹。 -
【注释】 伊阳县:即河南伊阳,位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八景诗: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伊阳县为官时的八幅风景描绘诗篇。其四:是其中的第四首。龙崖夜雨:形容瀑布或山崖上瀑布的夜间景象。 【赏析】 《伊阳县八景诗》是一组咏叹伊水风光的七言绝句,以“伊水”为中心,将伊河之景与周边山水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幅如画的山水风光图。此诗写伊水西成东作不苦民,岁岁田畴资灌溉。 第一、二句写崖壁陡峭如削屏,无神物潜于其间
注释: - 城之东南云梦山,山腰有洞门不关。 - 在伊阳县的东南部,有座名叫云梦山的地方,山腰有个山洞,但却没有关闭。 - "城之东南"指的是洛阳城的东南方,洛阳城是古代中国的首都之一,因此“东南”可以引申为“东方”。 - "云梦山"是伊阳县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是一座著名的山峰。 - "山腰有洞门不关"描述了山洞的入口没有关闭,暗示着山洞可能是通向仙境的路径。 -
赏析 1. 首句“岘山遥耸嵯峨形,插空千尺峰峰青。” - 关键词: 岘山、遥耸、嵯峨、插空 - 注释: 这是开篇即描绘岘山的壮丽景色,通过"遥耸"和"插空"两个词组,形象地描述了岘山高耸入云的特点。 2. “黛色四时浑不改,更宜晚翠列如屏。” - 关键词: 黛色、四时、浑改、晚翠、列如屏 - 注释: 这里用“黛色”形容山的颜色如同女子的黑发,四季不变。接着提到“晚翠”,即傍晚时的绿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和赏析: 1. 伊阳县八景诗 其八:这是一首描述汝河景色的诗。汝河环绕伊城,天光云影共沉浮,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 2. 汝水拖蓝:这里用“拖”字形容水面的颜色,如同蓝色一般美丽。 3. 汝河环绕伊城流:这句话描述了汝河在伊城县内的蜿蜒流淌。 4. 天光云影共沉浮:天空和云彩的影子在水中相互映衬,形成了美丽的倒影。 5.
注释: 伊阳县八景诗 其五 瑞云屏障奇峰抽出撑着天空,瑞云缭绕送来天风。 氤氲浓淡绚烂朝霞,翠屏点缀如同金色荷花。 我要乘风醉眼朦胧醒来,座中忽然想起钟山灵异。 归来呼笔写下图玩,眼前顿觉无丹青可画。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伊阳县的美景,诗意盎然。首句写奇峰拔地而起,撑起晴空,形象生动;次句写瑞云缭绕,仿佛送来了天风,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接着写朝霞映照在氤氲的云雾上,形成了绚丽的色彩
桃源宫在伊之南,荒凉半亩修真庵。 种桃道士去已久,春风空落花髿鬖。 我来停车访遗迹,鹤飞灶令无消息。 朗吟大笑出门去,一溪流水春山碧
城之东南云梦山,山腰有洞门不关。 云深路杳莫知处,世传仙子栖其间。 松花不老瑶草鲜,石床丹灶空年年。 信知仙居别有境,入门幻出壶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