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泰
诗句:木叶迎风下,孤亭傍水开。 译文: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孤单的小亭子紧邻着流水。 注释:木叶:泛指树叶。孤亭:孤立的亭子。水开:指河流。这里的“孤亭”和前面的“木叶”共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风景画。 赏析: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诗中的“孤亭”、“水开”与“木叶”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这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融合
【注释】 题丹阳贺氏采桑饲蚕图:题目是赞美丹阳人种桑养蚕的诗,“贺氏”指诗人的朋友贺知章。 一从西陵育蚕始:从西边的陵地开始培育蚕。 开我万世资生原:为我开辟了世代生存的源泉。 五亩桥边树桑柘:在五亩桥边的桑树上结满果实。 衣裳乃服由轩辕:用轩辕(黄帝)的衣服来制衣,因为相传黄帝曾穿树叶编成的衣服。 王泽寖衰不下究:王泽逐渐衰落下去,人们不再探究它的究竟。 弃置田庐作园囿:把田地和房屋都放弃不用
【注释】: 1. 吾郡: 指宜兴。2. 天与幽人: 天上赐予我一个隐居的人。3. 草庵: 简陋的小屋。4. 坐踞松台: 坐在松树下。5. 松台,山名。6. 凫舄: 传说中越人乘鱼形之器而归,其足为履状,故称“凫舄”。7. 橘颂: 指《橘颂》,是一篇写橘的诗文。8. 橘颂高风: 指赞美橘树的品格。9. 咫尺未能驱俗驾: 表示自己虽欲远离尘世,但离世俗还有一段距离。10. 玉版:
注释: 无事肩舆日到山,倚栏偏爱上池泉。 无事(无事可做)肩舆(轿子)日到山,倚栏偏爱上池泉。 雨馀(雨后)林鸟声犹涩,春老溪花色尚妍。 雨后鸟儿叫声还略带沙哑,春天的溪水花色仍然艳丽。 簪绂喜同嘉燕地,风涛久谢乞归年。 喜与好友共赏美景,远离喧嚣的生活。 纪游须仗名公笔,净扫苍苔石上镌。 记录游记需要有名人的笔迹,清除石上的青苔。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和抚公陈静斋一起登慧山时所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最后分析诗人运用的表达技巧以及艺术手法,如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 “石鼎泉声正午茶,故人通刺到吾家”的意思是中午时分,石鼎里冒着热气
这首诗是苏轼在《盆池新荷》一诗中,用“次韵”的形式写的。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地拘未遂凌川势,小展如怀畏满时。 注释:土地被束缚,未能施展出凌厉的气势(指水势)。荷花在水面上轻轻展开,就像它内心害怕过于膨胀而受到限制一样。(“地拘”即土地的约束,“凌川势”比喻水势汹涌;“小展如怀”指荷花轻轻展开,如同内心充满畏惧) 2. 造物自知生意在,玉渊金井露参差。 注释:大自然自有其规律和法则
注释 翘首东南:翘首,仰头;东南,这里指黄州。 归心时逐广陵云:随同高颖之一同到南方,我的心愿就像随同他乘坐的车子,常常追逐着高远的云彩。 乘轩偶借天风便:乘轩,指乘坐轿子;偶,偶然;天风,天上的风气;便,便利。意思是说:有幸乘上轿子随从高颖之来到南方,我的心情就像乘着轿子一样,常常追逐着天上的风气。 喜读黄冈竹外文:黄冈,地名,今属湖北省黄州市;竹外,竹子外面;文,诗文。意思说
邃庵阁老宅赏灯限韵 芳宵娱客漫张灯,何幸龙门此共登。 放夜有恩宽汉禁,分盘随意出卢蒸。 未论火树三千架,真在瑶台十二层。 玉烛喜调今日泰,相公元不自言能。 注释:在美好的夜晚,我随意地欣赏着灯光,多么幸运能在此地与大家一同欣赏美景啊。放灯的日子是皇帝的恩泽,使得整个汉宫都变得轻松愉快,人们随意享用美味。没有考虑那些繁复的火树银花,只欣赏那真正的美丽,就像真的在瑶台仙境中一样
剑泉篇为虎丘戈生题 海涌山高一池小,磨剑空传仙迹杳。 清泉香浸夹溪芹,曲径阴连穿石筱。 幽人结屋傍池隈,野服芒鞋日旋绕。 干将飞去不可留,山月独留常皎皎。 汲泉高处景尤奇,脩绠下垂深树杪。 知君托兴殊不浅,此生甘与山泉了。 胸中无限洞庭秋,肯向俗尘徒扰扰。 译文: 海涌的高山与低洼的小池相映成趣,传说磨刀石上留下了仙人留下的剑痕,但那剑已经消失无踪。清澈的泉水在溪边散发着香味
【注释】 费县:古地名,在山东省西南。东蒙北枕:指沂蒙山脉的北侧。水环衙:山势环绕,水声潺潺。山城谁道春来晚:山城的人们说春天来得晚了。 【译文】 地涌青莲石抱沙,东蒙北枕水环衙。 山城谁道春来晚,开遍棠梨又枳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生动的形象,赞美了沂蒙山区的美丽景色。首句写沂蒙山的地势高峻,山石嶙峋,山泉潺潺。次句写沂蒙山的形势,山势如屏障,环抱着费县,水声潺潺,山环水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