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镛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吁嗟此日不再得,今古几人持道脉?” 注释: 感叹现在无法再找到能传承道统的人。 赏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怀念和对当前无人继承其道的遗憾。 2. “先贤讲学旧东林,明府得朋新丽泽。” 注释: 指过去有先贤在东林讲学,而现在知府得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赏析: 这两句描绘了历史的变迁,见证了文化与人才的更替。 3. “四子言如万斛珠,二泉说与千金易。” 注释:
诗句解读与赏析 开利寺观鹅亭: 1. 千秋胜事等飞蓬 - 描述观鹅亭作为一处重要地点,其历史价值和重要性如同飘忽不定的飞蓬草,难以捉摸但值得珍视。 2. 野寺偏明落照中 - 强调观鹅亭周围的寺庙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明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3. 书法只看青鸟篆 - 提到书法艺术,特别是青鸟篆这种古老的书体,体现了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尊重和欣赏。 4. 诗传犹胜碧纱笼 -
【注释】 ①朝士:指明朝的官员。东林,即东林书院,是明朝初年顾宪成、李贽等人主持讲学的地方,后成为反对阉党斗争的据点。凌夷:衰落。陆沉:沉没,比喻隐居。②一亩宫:指东林书院。③凋心:枯萎的心。④不:否定词,无。⑤识:了解。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寅(伯虎)在明亡之后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国之思和对东林书院遗迹的感慨。 首句“昔年朝士毁东林”,写东林书院曾经遭到破坏。当年
龟山嫡派紫阳翁,指的是紫阳先生,即朱熹。 紫阳翁的道派在龟山地区流传,他的学说被认为具有正统性。 脉演梁溪是指从朱子传到后世,其学说的影响力延续了很长时间。 日再中表示每一天都在重复着朱子的学说,强调其学说的重要性。 三十年来兴废事,指的是过去三十年里,关于朱子学说的争议和讨论。 道南祠畔转春风,意味着在道南祠附近,随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又开始议论起朱子的学说。 赏析
注释 新复燕居庙成敬和忠宪先师废院诗 其三 燕居不日拟灵台,惟有依庸尚未恢。 千古同心应不少,但能继往自开来。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忠臣的诗,首句写燕居之室,拟灵台之高,意在表达自己心志高远,胸怀壮志。第二句写依庸尚未恢,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忠诚的坚定信念。第三句写千古同心,表达了自己与国家共同进退的决心。最后一句写但能继往自开来,表达了自己希望国家能够继续前进,开创新的辉煌
龟山嫡派紫阳翁,脉演梁溪日再中。 三十年来兴废事,道南祠畔转春风。
昔年朝士毁东林,世道凌夷遂陆沉。 一亩故宫今尚在,谁人认取不凋心。
燕居不日拟灵台,惟有依庸尚未恢。 千古同心应不少,但能继往自开来。
吁嗟此日不再得,今古几人持道脉。 先贤讲学旧东林,明府得朋新丽泽。 四子言如万斛珠,二泉说与千金易。 绛帐清风拂子衿,黄堂化雨润丘陌。 一旦归舆赋随初,吾道虽南马首北。 仲尼归鲁是何年,泗水泉林并增色。 田间遗老顿无主,使我攀车泪沾臆。 草深一丈讲堂前,吁嗟此日不再得
秦镛是明代的诗人。 明代诗人秦镛,字大音,号弱水,生于明末清初的江苏无锡。他是明朝崇祯十年的进士,曾在江西清江县担任知县,并因政绩突出而受到赞誉。在南明弘光年间,秦镛曾担任过监察御史,但因朝廷党争和政治腐败,最终愤而投缳。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抗争,但他始终坚守着儒家的道德和理想,对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