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润如,题名为《疏影 题王润如夫人“天寒有鹤守梅花”图》。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疏林瘦竹。 注释:稀疏的树林中,瘦弱的竹子。 2. 作万种凄凉,寒梦难续。 注释:营造出各种凄凉的景象,寒夜里的梦境难以延续。 3. 谩立阑干,遥揽春晖,天涯空自盈目。 注释:徒然站在栏杆上,远望春光,但远方只有无尽的景色映入眼帘。 4. 红消翠减凭谁记,且傍这、小窗横幅。 注释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秋光澹绝。" 注释:秋天的光辉淡泊而没有显著的特征,形容秋天的景色既清新又含蓄。 2. "写霜容隐隐,脱手如活。" 注释:菊花的影像在微光中若隐若现,仿佛是刚脱手却又栩栩如生。 3. "向晚东篱,疑有疑无,翻笑醉中难折。" 注释:黄昏时站在东边的篱笆旁,感觉像是隐约看到菊花的影子,但仔细一看又似乎不存在;这让人在酒意朦胧中难以折断它。 4. "柴桑人去空行径
诗句:霜天残腊。绽缃梅满树,半开微合。懒斗春园,小白长红,只爱新兴蜜蜡。 译文:霜天残月,盛开的杏花满树,半开半闭。不想在春园斗艳,只想欣赏新的蜜蜡。 注释:霜天:指的是寒冷、清新的天气。残腊:指残冬腊月。缃梅:淡紫色的花朵。半开微合:指花朵刚刚开放但还没有完全绽放的状态。懒斗春园:不愿意在春天的花丛中争奇斗艳。小白长红:形容梅花的颜色白里透红,十分艳丽。只爱新兴蜜蜡:只是喜欢新近开放的蜜蜡
【注释】 湘帘:指湖南一带的帘子。离披翠影:指芭蕉叶上露珠映照出来的绿色影子。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意思是说,在微风习习的夜晚,她常常站在窗下吹着裙子上的露水,伴着春天的慵懒。掩映绣床金缕:指的是她那华丽的绣被和绣床上金色的丝线相映成趣。芳心一束浑难展:意思是说,她的芳心如同一束无法展开的花一样。清泪裹、隔年愁聚:形容她眼中的泪水像包裹着的清泪一样凝聚,一年又一年的忧愁汇聚成河。更夜深
疏影:即《疏影·咏残荷》,南宋词人姜夔所作。此篇为咏物词,以荷叶自比,抒写其孤高傲世的情性。上片描绘荷叶在秋风中飘摇、憔悴的景象。下片写重阳节后,荷花凋谢,作者对残荷深感惋惜之情。全词借写残荷,抒发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怀。 译文 八月,我在闻莺时偶然见到海棠花又开了。荻风吹起,橘市上人来人往,真是迷人心绪。我不禁想起了那春鹃,它们在树上鸣叫,似乎在表达什么情感。叶子已经飘落
【注释】 疏影:词牌名,此为双调小令。 闲庭翠暖:庭院中一片青翠之色。 怪梧叶、无情先送幽怨:梧桐树叶子在秋天飘落,好像它有意先送走人的愁苦。 秋风最惜分离苦,便尽日、萧萧深院:西风最喜欢吹拂人离别的悲伤,所以整日地在深深的院子里吹来吹去。 自那时、蹙损双蛾,怎向这回重展:自从那时起,我那两道眉毛都深深地皱起来了,怎么现在能重新展开呢? 休问年来憔悴,绿窗春去后,吟事都懒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把握全篇的内容,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诗中所表现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分析鉴赏。本诗前四句写景,后六句议论。 “且兰炒手”一句,以炒手形容柴翁之笔力雄健,有如炒手一般有力。“胜国光丰”,指南宋光宗时(1189—1207),国家富强,文化繁荣。“屈指书家”,屈指,用手指计数。言屈指可数,即书家的数目不多。“柴翁”句,柴翁
【注释】 萧疏 :稀疏。 院宇:庭院、宅第。 西风一霎:一阵西风,指秋天的风。 苔封:苔藓覆盖。 听尽秋声来处:听到秋风从哪里吹来。 残阳:夕阳。 暝烟:傍晚的烟雾。 几叶:几片叶子。 瘦影空阶:瘦弱的身影映在寂寞的台阶上。 倪迂:倪瓒,元代著名画家,善画山水,多以水墨淡设笔法表现。幽趣:幽雅的情趣,指绘画艺术的高妙境界。 正摊书:正在读书。 孤根:孤独的根茎,这里借指人。 候蛩(qióng)
【注释】 疏影:指梅花枝干,因梅树皮上常有细密的纹理而显得稀疏,故称“疏影”。 梅影:指梅花。 和陶凫香:意谓和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相呼应。 琼枝:比喻梅花。 漏:古代计时器的一种。 冷云数点:形容夜色朦胧。 雪压香销:形容梅花盛开时洁白的花朵被白雪覆盖,香气也随着消失。 魂迷:形容月光下梅花的倩影使人陶醉。 翠袖单寒甚:形容梅花独自开放在寒冷的环境中。 扶起、盈盈窗户:形容梅花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疏影·自二坝渡江至芜湖舟中赏雪》的一部分。全诗如下: 彤云密结,看玉龙战罢,纷蜕鳞甲。狡狯天公,何去何来,神通直恁奇绝。江山一片光明界,应涤尽、人间尘劫。便寓言、瑶岛琼楼,何似水天澄澈。 有客扁舟独倚,中流恣眺览,万象空阔。画景诗情,无限愁肠,到此料应消灭。翛然我欲凌风去,盼不到、高寒宫阙。也只合、横笛孤吟,心迹自盟江雪。 注释: - 彤云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