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止
【注释】 幽居景物二首次西涯翁韵 其二:在寂静的居所观赏风景。 鸟声:指鸟儿的鸣叫声。 庭花风落正堪怜:庭院里的花朵在微风中落下,令人可怜。 好鸟飞来近我前:美丽的鸟儿飞来停在我的前面。 似惜春归情谩诉,雅含歌调谱难传:好像在为春天将要离去而感到惋惜,但是优美的歌声难以传承。 令人倚树立不倦,欹枕抛书起又眠:让人倚靠在树下站得不厌其烦,甚至放下书本就睡着了。 况复流泉当户外,匣琴终日懒挥弦
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来到西涯翁的住所时,看到的幽居景物而作。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景色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树色 - 树木的颜色。 - 连林映郭弄晴晖 - 树木的绿色在晴好的阳光下显得更加鲜明,仿佛将周围的城墙都笼罩在了一片绿色的阴影里。 2. 误道浮岚认却非 - 误以为看到了山间的云雾,但实际上并不是。 - 杜老物华诗点染 -
这首诗的作者沈周,字伯时,是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他与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诗的前四句描述了沈氏园中的菊花,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清瘦频年种菊忙”,描述了诗人每年秋天都要种植菊花的情况。这里的“清瘦”是指菊花的颜色和形状,而“频年”则表示了时间的流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对其辛勤劳作的态度。 “主人真似沈东阳”
照人溪色动春阳,简点先庐未就荒。 注释:溪水映着春天的阳光,简点的先庐还没有完全建成。 檐桧转添霜后翠,庭兰不歇雨中香。 注释:屋檐下的桧木,在霜后的绿色更加鲜明;庭院中的兰花,在雨中的香气也更加浓郁。 痴顽儿子聊书课,衰病形骸半几床。 注释:我那个愚笨、顽皮的儿子,在这里勉强地做着功课;我那年老体衰、生病的样子,只能躺在一张小床上休息。 谢遣纷华绝驰骋,韦编筠管谩徜徉。 注释
这首诗是作者为匏庵学士而作的次韵诗。首句“剪竹攒炉为品泉”,描述了作者为了制作一个高品质的茶炉,特意剪下竹子,攒成炉的形状。次句“泉清惟称露芽煎”,表达了作者认为只有用新鲜的露水的茶叶才能冲泡出最好的茶味。第三句“常于学士幽人侧,更在孤猿落月前”,描绘了茶炉旁常有学士和隐士的身影,以及月光下孤猿的哀鸣。第四句“失脚误投金帐去,灰心曾伴玉瓶眠”,反映了作者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
【注释】 小院:指寺庙的庭院。禅悦庵,在杭州天竺寺西面,是佛教禅宗的一座道场。 菜畦:菜田,泛指农田。黄动:黄色的菜田翻起尘土。浮尘,即“浮尘”,尘土。 泉脉:泉水流经的地方。古涧,古老的山涧。 旧墨:指旧时的笔墨。几堪留卷册,几经可以留下书写的笔墨。几,表示疑问语气。 薄云:淡淡的云彩。如解衬亭台,如同能衬托出亭台之美。如,如同。衬,衬托。 相携:互相搀扶、陪伴。无复,再也没有。当时侣
软舆轻盖度幽林,一路红芳衬绿阴。 飞尽茶烟知日午,添多山色爱春深。 注释:软舆是小轿的意思,轻盖是车篷。幽林指幽静的树林,红芳指红色的花瓣,绿阴指绿色的树荫。飞尽茶烟指的是茶叶在燃烧时产生的烟雾。知日午指的是知道太阳正午时分。添多山色指的是山色更加浓厚,爱春深指的是喜欢春天的景色。竹松争仰千寻干,泉石真宜万古心。高贤旧游地,可能无语托新吟。 译文:乘坐着柔软的车轿,轻快的车篷,穿过了幽静的树林
解析 1. 次韵静观野兴 这句诗是题目,表明作者要进行一次即兴的诗歌创作。"次韵"意味着这首诗是回应或者模仿先前的作品,这里没有特定的前文,可能是对某个已知诗人或作品的响应。"静观"则表达了一种宁静观察或体验自然的状态。"野兴"指的是在野外的自然活动中产生的兴致或灵感。 2. 老年滋味淡为嘉 "老年"指的是年纪较大的时候,"滋味"在这里可以指生活的味道、经验或感受
【注释】 次韵二泉午坐偶成:我写这首诗来应和王十朋的《游清溪》诗。二泉,指王十朋的住所。午坐,中午休息时坐在书房写作。偶成,即偶然写成。 画阁,指王十朋的书房。 铁马,指战马。弄微风(风声),似马在奔跑中发出的声音。 无争(争),没有争斗。论棋势,讨论下棋的局势。 不饮,不喝酒。问酒功,询问酿酒的技艺。 依栋巢多来燕子,绕门舟惯集渔翁,是说有燕子在楼阁上筑巢,有渔船在门前聚集。巢多,筑巢很多。来
濠湖幽处水南涯,竹映藤披似浣花。 主人软炊菰米饭,山僧清供乳泉茶。 注释: 濠湖(湖泊): 濠州城北的湖泊。 竹映藤披(竹林中、树林里):竹林中、树木之间。 似:像。 浣花:成都的别称。 地主(主人):指诗人自己。 菰(gu)米饭:用菰菜做成的饭。 乳泉茶:用泉水冲泡的绿茶。 书毡(zhuān):把毡子铺在地上坐着读书。 回春律:春天到来的声音。 铜钵歌长及曙鸦(cháo): 黎明时分乌鸦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