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谟
【注释】长沙道中 其一:在长沙道中行走。 萦回:曲折环绕。 午风:中午的微风。 轻度:轻轻吹过。 禾苗:泛指庄稼,即农作物。 衫葛:古代的一种布,用葛麻等纤维织成,用来制衣服。 曲:水流弯曲处。 戍楼:瞭望敌情的城堡或哨所。 淳朴:纯厚、朴实。 女织男耕:女子在家纺织,男子在外耕作。 【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在长沙道中所见景色和感受。首联描绘了山路环绕、草木茂盛的景象;颔联则通过观察鸟声
【注释】卧病衡茅下:卧床不起。使节:指皇帝派遣的朝廷使者。春雨阔,千里瘴云开:春雨洒遍大地,瘴气也随着散去。瘴云,指南方湿热多蚊虫的地方所生的云雾。忧国勤封事:为国忧虑而经常呈上奏章。安民惜露台:安抚百姓而珍惜露台。河中应借寇,徵诏莫频催:河中应该借给敌军,征召诏书不要频繁地催促。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他希望皇帝能够宽宏大量,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频繁地催促他
《新亭》 巳办扃扉卧,今成出郭行。 云移江树影,风带野泉声。 对景跨奇绝,逢人说治平。 淹留还日暮,归骑月华明。 注释: 巳办:已办完。 扃(jiāng):关闭。 卧:休息。 今成:如今。 云移:云彩移动。 江树影:指江边的树木的影子。 风带:风带动。 野泉声:野外的泉水声。 对景:面对美景。 跨奇绝:跨过奇妙的地方。 说:讲述,谈论。 治平:太平盛世。 淹留:停留。 还:回。 日暮
《江城别意送李佥宪》赏析 探究明代诗歌艺术与情感表达 1. 诗作背景及作者介绍 - 明朝时期文化繁荣 - 陈洪谟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 李佥宪身份与时代背景 2. 诗句解析 - “南浦春光入棹歌”中春天象征 - “绿杨风软水生波”描绘自然美景 - “可知尊酒徘徊处”表达离别情绪 3. 词义注释与翻译 - “尊酒”解释与“徘徊处”意义 - 关键词“萍踪聚散”意象分析 - 译文对照原文准确理解诗意 4
谒龙阳尉青公祠 江乡谁构此堂新,香火春秋荐藻蘋。 当日孤忠陈大义,百年残喘沐深仁。 史鳅既死尸犹谏,东野虽贫业不沦。 宦辙底今多厚禄,几人行政为疲民。 注释: 谒龙阳尉青公祠:拜访龙阳县尉李青公的祠堂。谒,拜访、祭祀。 江乡谁构此堂新,香火春秋荐藻蘋: 江乡是谁建造了这座新的祠堂?在春秋两季,人们在这里焚烧香烛、供奉祭品。 当日孤忠陈大义,百年残喘沐深仁: 当年,我怀着一片孤忠之心
谒文丞相祠 青螺山下相公亭,瞻拜遗容仰德馨。 百代衣冠知守死,一方山水自钟灵。 夷齐重义轻周粟,李卫贪生拜虏庭。 读罢碑阴怀往事,夕阳回首涕如零。 译文: 在青螺山脚下的相公亭前敬拜了文丞相的遗容,感受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深厚的德行。百代的衣冠都知晓坚守忠诚而死,这方山水也自然具有灵秀之气。夷齐看重道义而轻视周朝的赏赐,李卫贪图生存而屈身于敌人。读完文丞相的碑阴,心中怀念往昔的事情,夕阳西下时
【译文】 秋日,永宁县僻远荒凉很少有人来。 草树萦绕回旋在石磴盘,仰视岩穴俯听惊湍。 坤维自设西江险,人世虚传蜀道难。 满野黄云秋正熟,连溪翠葆雨初残。 地穷车马从来少,应笑旄倪夹道看。 注释: ⑴永宁:县名,治所在今云南曲靖市麒麟区东郊。 ⑵“草树”二句:写山中景致。萦回:缠绕曲折。石磴(dèn):石制的台阶。 ⑶“仰窥”二句:写登山所见景象。岩穴:山洞。 ⑷坤维:大地。 ⑸“人世”二句
【解析】 “过古楼公馆”是题目,交代了诗歌写作的地点;首联点明题旨——写公馆依然故我。颔联承首联而来,描写了公馆门前霜叶、阶下寒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或: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颈联由景及人,描绘了农舍中稻粱丰收、灯火初上的情景,表现了农村生活宁静而富足;尾联以“劳劳尘鞅浑无定”抒发了自己仕途坎坷、漂泊不定的愁思,并表达了自己对湘江的思念之情。 【答案】 过古楼公馆
注释: 大祥后述哀答陈文鸣提学 其一:在大祥之后叙述哀伤和回答陈文鸣的提问。 万苦萦心不可论,又看秋色满郊原。 孤云逝水归何处,落月啼乌正绕门。 养乏旨甘空往恨,教存忠孝是深恩。 因思昔日门墙下,道义能令士习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大祥之后的哀伤之作,表达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悲痛之情。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孤云逝水、落月啼乌都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注释:大祥之后,我多次与陈文鸣提学论道义,斜阳映照着秋原,茶炉的火焰已经熄灭了,空寂地坐在那里,松径风回,欲掩门而归。泪流尽了,还惭于诗句中的意境;感情之深,何止是故交的恩情?欧公(欧阳修)故乡庐陵是我的家乡,我们省的文风已经恢复了敦厚的风尚。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被贬谪期间写给陈文鸣提学的一首答诗,表达了他对陈文鸣提学的敬仰和对自己被贬谪命运的无奈。诗人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