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同时要结合作者的思想及创作背景来分析。 本诗前四句写诗人夜梦到鼓山游玩的情景。“大江千顷浪花层”,江水浩荡无边。“屴崱峰高拟一登”,峰峦起伏,如欲攀登。后四句写诗人梦中游览鼓山的愉快情景。“敲钟分粥僧初定”,僧人开始打钟吃饭。“刻烛题诗我也能”,诗人也即兴赋诗一首。最后两句说
【注释】野酌:即“山中野饮”,在山中与朋友饮酒赋诗。青山远近白云层,与客携琴此日登。入坞残梅初着雨,悬崖老木旧添藤。诗肠已藉灵泉润,野簌何须俗品增。取醉漫留双短屐,清樽对月笑吾曾。 【赏析】这首七言律诗写于作者隐居山中之时,以山水为伴,与友共饮赋诗,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青山远近白云层,与客携琴此日登”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林景色,青山巍峨,白云缭绕,与友人一同登山
【注释】 小酌:斟酒。限韵:限定韵脚。席上:指宴会上。佳宾:好客人。东风花柳:春风拂动的花柳。野禽啼树: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诗初就:诗歌刚写成。绿蚁浮樽酒正酣:酒杯里泛着绿色的酒沫,酒正好喝得痛快。密竹迸墙:竹丛突然从墙上长出来,冒出了新芽。露粉:露出的白色嫩芽。小池通涧:小池塘流进山涧。乍拖蓝:刚刚染上蓝色的颜料。个中倜傥曹刘会:这里是指曹操和刘备的豪迈之气。未许红尘半点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题目为《寄友人》。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曾忆洪江江上时”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洪江,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比喻,代表着一段难忘的时期或一段特别的经历。这里的“江上时”可能指的是在洪江(或类似的地点)度过的时光。 2. “知心零落负佳期” - “知心”指的是朋友或伴侣,而“零落”意味着离散、分离的状态。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因故不得不分离
诗句释义 1 青山谁识隐君扉:这一句描绘了隐士居住的山中景色,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 寂寞茅堂落叶稀:描述了隐士的居所荒凉,只有稀疏的落叶。 3. 惯睹儿童驱犊去,不知冠盖买山归:描绘了儿童在山中放牛的情景,而隐者则不知道有人用金钱买下山中的美景来隐居。 4. 白鹅浴水闲牵藻,沙鸟窥鱼晚上矶:描述了白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游动,沙鸟在晚上偷窥鱼儿的活动。 5. 老我不堪秋夜泛,赓酬莫讶与君违
【注释】 独坐感怀:独自坐着感到有些感慨。 山中习静类陶潜:山中闲居的生活像陶渊明一样。陶渊明是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以隐逸著称。 无官病态兼:没有官职却有病。 竹屋萧疏多受月:竹屋稀疏空旷,容易受到月亮的照耀。 藜羹清滑少加盐:用藜子熬成的汤味道清淡,少放些盐。藜子是一种野菜,也称为“灰菜”。 抱琴远客樽常倒:抱着琴坐在远处,酒杯常常被碰翻。 问字何人烛屡添:询问字迹时,灯芯多次被点燃。
福海庵 遥看竹院好寻僧,石壁题诗记此曾。 鸟啄花枝春已半,马谙苔径路犹层。 茫茫世事归浮梦,寂寂禅心对古灯。 久解尘缨怀抱阔,蓬莱高处不须登。 注释:在竹林里寻找僧人,远远地观看。石壁上有一首诗,记录了这个地方的往事。鸟儿啄着花枝,春天已经过了一半了。马儿熟悉了长满苔藓的小路,仍然在行走。世间万物都在变,一切都如梦幻一般。我的内心非常平静,就像面对一盏古老的油灯一样。我已经摆脱了世俗的束缚
灯下和韵 老态迂疏未可移,寸心真与故人期。 寒梅冷沁诗魂好,翠竹轻摇客梦迟。 榾柮火残嫌仆懒,经书尘满笑儿痴。 坐来深夜闲惆怅,剥啄谁家巧弄棋。 【注释】 1. 老态:形容年老的神态。 2. 榾柮(líng shè):古代一种用来煮水或烧水的陶制器具。 3. 剥啄:敲门声。 4. 巧弄棋:指下棋的人巧妙应对。 【赏析】 这首诗以“灯下和韵”为题,表达了作者在夜深人静时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以精炼、含蓄著称,被后人称为“苦吟诗人”。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译文: 近来捉笔眼昏花,到处青山映画家。 最近我提笔写作时总是感到眼睛昏花,周围到处都是青山,它们仿佛是画家的画布。 梦里乾坤真是幻,闲中诗酒未为赊。 梦境中的天地仿佛都是虚幻的
与𤊨烓二弟夜过潮音阁 野火烧空欲然,晚云犹挂碧山巅。 良宵共步清溪月,高阁谁敲石磬烟。 老眼模糊还自叹,交情寥落不如前。 独怜池草春无恙,何似当年谢惠连。 【注释】 1. 𤊨烓:指作者的朋友。 2. 空:这里指空旷的田野。 3. 晚云:傍晚的云。 4. 清溪:清澈的小溪。 5. 高阁:高大的阁楼。 6. 谢惠连: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侄子谢惠连。 7. 池草:池塘边的草地。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