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㷆
草深秋雨后,亭少四窗风。 客散榕桥外,人闲橘圃中。 驱牛看稚子,荷锸话衰翁。 三十年前事,愁多两鬓蓬。 诗词解析 1. 草深秋雨后:这句描绘了一幅雨后的田园景象,草木因雨水的滋润而更加浓密,秋天的雨后常常伴随着凉爽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一丝清新与宁静的氛围。 2. 亭少四窗风:诗人在描述这个小亭子的窗户较少且四周通风不畅,这种描写可能意味着亭内较为昏暗或缺乏生气
【解析】 本首诗是作者晚年闲居的感怀之作。诗人以淡雅的色调,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得的生活场景:在园中漫步时有“好景”,有“闲愁”,有“桃李”“町畦”“野鹤”等意象,抒发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对官场生活厌倦,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少壮浮名老大灰”,“少壮”指年青时期,“浮名”指虚名。诗人用“浮名”与“老大灰”相对比,表现了人到老年对名利已看破、看透的心态。 “红尘无梦到金台”,红尘指人间世事
次杜少陵野望客亭诗 其一 衡门开太早,野水共云阴。 古寺枫林静,断桥寒藓深。 诗翁闲得得,世态自沉沈。 最苦蝉声急,山空风满林。 注释: 衡门开太早:衡门是低矮简陋的门,开得太早表示生活简朴。 野水共云阴:野水和云交织在一起,显得阴暗。 古寺枫林静:古老的寺庙周围有一片枫树林,非常安静。 断桥寒藓深:断桥上的苔藓已经很深了,说明时间已经很长。 诗翁闲得得:诗翁是指诗人自己
【注释】: 舍舟来问觉非居:舍舟,指离开船来到杨觉非家。觉非,即杨觉斯,号觉非居士,北宋诗人。居,家。 四闼清光满座隅:四闼,四面的门。清光,明亮的光芒。满座隅,照满了整个角落。 西峡潮回江似带:西峡,指长江三峡之一瞿塘峡。潮回,指潮水回旋。江似带,指长江如带状。 紫台山绕路还珠:紫台,指南宋都城临安的皇城。山绕路,山围绕在道路周围。还珠,比喻景色优美,如同珍珠一般。 樽留芳席鸥盟狎:樽,酒杯
次南山杨先生韵 其二 天恩乞得买归舟,高筑南山启八窗。 北海闲看云片片,春山相对鸟双双。 竹泉引玉敲茶臼,松叶飘香堕酒缸。 见说大家肩李杜,诗魔久矣为君降。 注释: 1. 次南山杨先生韵:这是作者的自序和对杨先生的称呼,表明这首诗是模仿杨先生(杨维桢)的风格而作。 2. 高筑南山启八窗:意指在南山上建造了一座高楼大厦,有八扇窗户可以打开欣赏美景。 3. 北海闲看云片片,春山相对鸟双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并给出必要的注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及重要意象,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含义,然后综合思考作答。 “塔峰高处暮云遮,七里文章阀阅家”,意思是:高高的塔峰上,夕阳映照,晚霞把天空遮住了,那里是官宦大人家。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家乡景色,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清泛兰桡江曲折,醉眠松榻月横斜”,意思是:在清澈的溪水中泛舟
【注释】 林翠庭:作者的友人。惠丹荔:荔枝。兼教以诗,是说林翠庭也写诗来教我。次韵:用别人的原韵写作自己的诗。草堂:作者在成都时的居所。转成痴:一反常态,变得痴呆了。秋泛寒江:秋季时,作者泛舟于寒冷的江面上。尚有期:还有一定的希望。病肺:患咳嗽的毛病。伏:指隐退。避酒:谢绝饮酒。看山雨至似催诗:看到山雨来临,就想到要写诗。养鱼池:作者在成都有一处养鱼池。添新水:换水。种竹墙
注释: 1. 攀龙(qíng lóng):比喻科举考试。 2. 抟虎:比喻在困难中奋斗。 3. 千寻(suí):形容山很高,有千里之遥。 4. 琼楼:指华丽的宫殿。 5. 输却(shū qì):意为放弃。 6. 商岩:即苏轼的号,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等,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等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在官场上挣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诗
《昼眠》 日午空山人悄然,清风石榻当窗眠。 老松水鹳护巢立,暖涨溪鱼游藻牵。 去去几家台岭下,亭亭僧舍古岩边。 摩挲睡眼啜新茗,不数何曾食万钱。 注释: 昼眠:白天睡觉。 - 日午空山人悄然:太阳正午时分,在空旷的山中,人们静静地躺着休息。 - 清风石榻:清凉的风拂过石头做成的床。 - 当窗眠:面对窗户躺着休息。 - 老松:指长年生长的老松树。 - 水鹳:一种水鸟,常在水上觅食。 - 护巢立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的隐逸生活,抒发了他高洁傲岸的情怀。首联“白日长空一鸟飞,晚云归去石无衣”写景。“白日长空”指天,“一鸟飞”即“一只鸟儿在长空飞”,这里以“飞”字写出鸟儿振翅欲飞的姿态,表现了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晚云归去石无衣”是写山中景致。“晚云”指傍晚的云彩,当它们飘过之后,“无衣”即没有遮蔽物,突出了山峰的孤峻。 颔联“何人清世登台鼎,老我空山采蕨薇”写诗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