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午空山人悄然,清风石榻当窗眠。
老松水鹳护巢立,暖涨溪鱼游藻牵。
去去几家台岭下,亭亭僧舍古岩边。
摩挲睡眼啜新茗,不数何曾食万钱。
《昼眠》
日午空山人悄然,清风石榻当窗眠。
老松水鹳护巢立,暖涨溪鱼游藻牵。
去去几家台岭下,亭亭僧舍古岩边。
摩挲睡眼啜新茗,不数何曾食万钱。
注释:
昼眠:白天睡觉。
- 日午空山人悄然:太阳正午时分,在空旷的山中,人们静静地躺着休息。
- 清风石榻:清凉的风拂过石头做成的床。
- 当窗眠:面对窗户躺着休息。
- 老松:指长年生长的老松树。
- 水鹳:一种水鸟,常在水上觅食。
- 护巢立:保护着鸟巢站立。
- 暖涨:温暖的水波上涨。
- 溪鱼:河流中的鱼类。
- 藻牵:水流带动水面上的植物。
- 台岭下:山间的台地上。
- 亭亭:形容树木修长挺拔的样子。
- 古岩边:古老的岩石旁边。
- 摩挲睡眼:用手指轻轻按摩眼睛。
- 啜新茗:品尝新鲜的茶。
- 不数何曾食万钱:不需要计算,哪里吃过一万钱的东西。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静夜山中生活的诗作。首句“日午空山人悄然”,以“悄然”二字传达出日上三竿,山中人已开始休息的宁静氛围。接着,“清风石榻当窗眠”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躺在石床上,被清风拂过的情景,透出一股闲适和自在。
第二联通过“老松水鹳护巢立”以及“暖涨溪鱼游藻牵”两个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水鸟守护巢穴,溪鱼在暖水中畅游,都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这种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
第三联“去去几家台岭下,亭亭僧舍古岩边”,则转向了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这里的“台岭”可能是指山上的梯田或小丘陵,“亭亭僧舍”则描绘了古寺旁边的景色。这样的描写既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最后一句“摩挲睡眼啜新茗,不数何曾食万钱”,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结束了全诗。诗人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物质财富的淡泊,即使是简单的生活也能让人感受到幸福和满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生活的美好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