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
注释: 奋立长疑北海鹏,泼天波浪觉轩腾。 当年人借林泉隐,千古山从姓氏称。 瘗鹤铭存浑莫辨,吸江亭敝尚堪凭。 兹游已惬平生愿,况复禅参最上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焦山时所作,通过描绘焦山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理解。 首联“奋立长疑北海鹏,泼天波浪觉轩腾。”描绘了焦山的壮丽景色,诗人站在山顶,仿佛看到了北海之畔的大鹏鸟在翻飞,感受到了天地间的巨大波澜
【注释】 游金山:游览镇江金山寺。 山于江半:指金山位于长江之滨。 高棱:金山的山峰高峻。 雨过烟销:雨后云散,烟雾消散。 处士诗成容可再:处士已作诗,以后还能再作。 长公带施:唐代诗人长孙无忌,字长公,封魏国公,人称“长公”。 情欢老衲三生话:指佛家说前世今生来世三世轮回的话。 步倩仙翁九节藤:指传说中仙人所持之九节藤杖。 金陵游乐地:指古代金陵(今南京)的游乐之地。 【赏析】
【解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人游历九鲤湖后,有感而作,表达了自己对时事的忧虑和感慨之情。 “叠嶂重林路转纡”,叠嶂重林,指九鲤湖一带山峦重叠、林木茂密,山路曲折盘旋。纡,曲折回旋。诗人由远及近,由外及内,从宏观到微观,描绘了九鲤湖周围山水之美,为下文抒发情感做了铺垫。 第二句“天然胜槩壮蓬壶”,意谓九鲤湖风景之美好胜过蓬莱仙岛。天然胜槩,即自然风光。蓬壶,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
重游福海庵 扫壁题诗记我曾,恍惊春去又重登。 云迷生客山藏寺,雨妒明农水拍塍。 白氎巾轻闲欲试,乌皮几隐懒堪凭。 一樽是处成幽赏,谩说瑶台十二层。 注释: 1. 福海庵:位于福建福州,是宋代诗人林逋隐居读书的地方。 2. 扫壁题诗:指林逋在墙上写下自己的诗句。 3. 曾:曾经。 4. 恍惊:恍惚之间感到惊讶。 5. 春去:春天过去,意味着林逋已经离开了福海庵。 6. 云迷生客: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兹来岂是悦禅机,为爱幽居耸翠微。 径滑雨深行不得,秋高风急送将归。 莲花旧白樽应倒,柿叶初黄笔可挥。 愧我才非山谷调,能将斯地重摩围。 注释: 兹来岂是悦禅机,为爱幽居耸翠微。 这是说,我来这不是为了寻求佛家禅宗的玄机,而是被这里优美的山水所吸引,想要隐居于此。 径滑雨深行不得,秋高风急送将归。 由于山路滑,雨水又很深,所以行走困难,秋天天高气爽,但风却很急,我只好收拾好心情,准备回家了。
谢儆成先生远惠酒蟹诸物: 松树阴影下,桂花的影子四周围,我坐在南楼中正睡得香甜。 窗外忽然传来剥啄声,书中深感意,勤劳。 剖开陶渊明的不如螃蟹,满饮周郎自醉,醪。 三复高情无以报,临风聊为一挥毫。 【注释】 ①谢儆成:即谢翱,字皋羽,号灵宵子,浙江德清人。南宋末年抗元志士、爱国诗人。与文天祥等有交往,并同受张世杰赏识,曾参与过抗元活动。 ②松阴桂影:指松林和桂花的幽静环境。 ③南楼
诗句释义 1 寄题杨恒叔陶园:这是诗人写给杨恒叔的一首题词诗,表达了对杨恒叔陶花园的喜爱和赞赏。 2. 凉飙何处透重袍:凉爽的北风从哪里穿透厚重的衣服,形容天气非常冷。 3. 翁与山灵两共高:我与山神一起高耸入云。 4. 老去不妨耽径菊:即使年岁已大也不妨碍欣赏菊花。 5. 客来时或荐溪毛:客人来了就献上溪边的野草。 6. 清风尚友严陵濑:清风如同友人一般伴随在严陵濑边。 7. 长日惟吟屈子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再疏殷勤沥悃诚: - “再”: 再次,再一次。 - “疏”: 奏章,这里指向皇帝呈递的奏章。 - “殷勤沥悃诚”:形容作者对皇帝的奏章充满了真挚的敬意和诚挚的情感。 2. 九重恩许促归程: - “九重”: 指天子所居之处,即皇宫。 - “恩许”: 指皇帝给予的恩惠许可。 - “促归程”:催促着返回朝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赏析语言的能力。 (1)“高皇曾此驻龙旌,一掬灵湫遂有名”,意思是高皇帝曾经在这里驻扎龙旗,一捧神井因此有了名气。龙潭在高皇帝时期就出名了。 (2)“云绕重岩朝作阵,风生古柏夜传声”,意思是环绕重重山峦的云雾早晨像战阵一样,古柏树夜里传来阵阵声响。这是写景。 (3)“为霖已副当时望,报祀长悬后代情”,意思是祈雨已经符合当时的期待,祭祀一直延续着后代的情感
四叠韵遣兴兼与德仕弟万事悠悠托化工,挥弦极目送归鸿。 断无愁发三千丈,那有闲情十八公。 苍狗白衣从变幻,清风明月任牢笼。 殷勤不尽思亲意,夜半推篷语阿同。 注释: 1. 万事悠悠托化工:形容世事纷繁复杂,难以预料。 2. 挥弦极目送归鸿:挥动琴弦,极目远望,送别归去的鸿雁。 3. 断无愁发三千丈:形容忧愁之情深重,如同头发一般。 4. 那有闲情十八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