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
登石竹岩 寻真曾向鲤湖游,十二珠帘翠欲流。 此日輶车过石竹,千年胜槩壮丹邱。 层厓云染四时紫,古洞风生六月幽。 犹有浮名驱未得,刀圭未识肯分不。 【注释】 1. 石竹:山名,在今江西吉安市永新县境内。 2. 寻真:寻找真理、求仙学道之意。 3. 鱼湖:即庐山。 4. 十二珠帘翠欲流:以“十二”指代山峰,以“珠帘”比喻峰顶的云雾,用“翠欲流”形容其色彩鲜艳如流动。 5. 此日:今天。 6.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1句:元夜与鲁翁对话 - 注释: 元夜,即元宵节夜晚。鲁翁,此处可能指一位朋友或熟人。 - 译文: 元宵节的夜晚,我们与鲁翁进行对话。 第2句:京国劳劳汗漫身 - 注释: 劳劳,疲惫的样子。汗漫,形容身体劳累。 - 译文: 在繁华的京城中奔波劳累,身心疲惫。 第3句:又从歧路度王春 - 注释: 歧路,比喻人生的分岔路口。王春,这里可能是对“春天”的误写
嫩柳微波夹路明,一亭容与课深耕。 闲中隐几有馀地,醉里凭栏无限情。 花气暖催春日转,山光遥带暮云平。 鍪弧本是承传物,其奈林泉宿共盟。 注解: 嫩柳微波夹路明,一亭容与课深耕。 注释:春天的柳树嫩绿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路边的水面泛起微波,显得格外明亮,坐在亭子里悠闲自得地耕田种地。 闲中隐几有馀地,醉里凭栏无限情。 注释:在闲暇的时候可以坐在窗边欣赏窗外的美丽景色,感到心旷神怡
夏至日雨中游园 【注释】时当夏至:即夏至之日。不闻雷:夏天雷声稀少。剩有霏霏雨熟梅:雨后,园中的梅花更加芬芳。旋摘:随即采摘。烹石鼎、满㪺泉水涤山罍:用石头做的大锅煮茶,满地的泉水洗着山中的酒器。云横远岫形如画:远处的山峦云雾缭绕,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风送啼猿响若孩:微风吹动,猿猴的啼叫声仿佛小孩的哭声。怪底笔端多窘涩:为什么笔下如此生涩。万卷淹该:读了许多书,却仍然感到不足。 译文:
【注释】 大江南泛:长江流经的南方地区。泛,泛指南方地区。 樽酒难消此日情:酒杯里的美酒难以消解今日相聚的情分。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一笑天涯殊去住:一笑之间,我们却天涯相隔,不知何时再聚首。 三春物色半阴晴:三月里,春天的景色有一半阴暗不晴。物色,指景物、景色。 尚书家世元无忝,太仆才华蚤有名:尚书的家族世代没有愧色,太仆(即太仆寺卿)的才华很早就有名声。尚书,指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姚崇的儿子姚崇
【注释】 琅琊寺:位于今山东临沂市北。武陵源:在湖南常德,为武陵山风景区之一。 仄径深藏:指山路弯曲幽深。别有村:另有一个山村。篆石画岩:指岩石上雕刻的图案象文字和图画。墨迹:指文字或图画的线条像用墨水写成的痕迹。回廊寝殿:指寺庙中的走廊和殿堂,因墙壁多长苔藓而显得古旧。浮生:指人的生命。千载:一千年。混世:指世间万物。随地得:到处都能得到。伐檀:砍柴。殊恩:特别的恩惠。能不愧:能不感到惭愧。
【注释】 新正:农历正月初一。 沙上园:指作者所居之处。 诗以寄兴:即借题写意。 无日:没有一日。 窥园:看园中的花木。 雨师:指春雨。 酒债:指春雨连绵不断,使人感到烦闷,故称“春雨”为“酒债”。 却孤山郭与沙村:指春雨使周围的山和村庄变得朦胧。郭,外城。沙村,指作者的家乡。 疏林迸玉储新刻:形容春天树木长得十分茂密,像玉一样晶莹剔透。 曲水流花涨旧痕:意思是说流水潺潺,好像在流经花坛
诗句解析及译文: 1. 海邦六月烦暑逼,石床昼卧纷华息。 - 注释: “海邦”指海外或海岛,暗示诗人可能身处海外或岛屿地区;“烦暑逼”形容炎热难耐,而“石床”则可能指的是石头搭建的床,给人一种清凉之感;“纷华息”意味着在炎炎夏日中,外界繁华与喧嚣似乎被隔绝,得以暂时宁静。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六月感受到的一种难得的凉爽和内心的平静,通过“石床”这一元素,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
【注释】 科第:科举考试的科目。科考中举。 客乡:寄居他乡。 青玉案:一种酒器,以青色的玉石制成。 白云笺:用白云制成的信笺,表示书信往来频繁,不辞劳苦。 回天定:指皇帝决定人事,改变命运。 来贤:指远方的贤人。 勉旃:劝勉的意思,这里用作敬词。 【赏析】 《寄诸弟侄》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给他的兄弟和侄儿们的一首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远在他乡的兄弟们的关心与牵挂之情。 首联“科第寥寥廿七年
雁门关追次何椒邱文肃公韵 山川无改旧名关,怅望椒邱未可攀。 鸟道斜连青嶂外,羽旗遥映白云间。 僧钟入夜声逾壮,戍马经秋色更斑。 谁说君门远千里,天威咫尺不违颜。 注释:雁门关(又名云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北25千米处,是长城上著名的军事要塞,与宁武、偏关以山势险要,有“天下九塞”之一誉。雁门关建于公元前284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古中国北方重要的边塞关隘和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