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幽胜武陵源,仄径深藏别有村。
篆石画岩犹墨迹,回廊寝殿但苔痕。
谩劳往事怀千载,且与浮生共一樽。
混世也知随地得,伐檀能不愧殊恩。

【注释】

琅琊寺:位于今山东临沂市北。武陵源:在湖南常德,为武陵山风景区之一。

仄径深藏:指山路弯曲幽深。别有村:另有一个山村。篆石画岩:指岩石上雕刻的图案象文字和图画。墨迹:指文字或图画的线条像用墨水写成的痕迹。回廊寝殿:指寺庙中的走廊和殿堂,因墙壁多长苔藓而显得古旧。浮生:指人的生命。千载:一千年。混世:指世间万物。随地得:到处都能得到。伐檀:砍柴。殊恩:特别的恩惠。能不愧:能不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琅琊寺后写的怀古之作。诗中通过咏赞琅瑼寺,表达出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概以及人生如梦的哲理。

起句“此山幽胜武陵源”,说琅琊寺所在的地方风景优美,比之武陵源更胜一筹。首句点题,次联便写所见。颔联写琅琊寺景色,以景衬情。“仄径深藏”“别有村”,写出了琅琊寺环境幽深、别具特色的情况。这两句是全篇的重心,突出了琅琊寺的特点。颈联写琅琊寺的古老和清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之情。“谩劳往事”二语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已超脱于名利之外;“且与浮生共一樽”,则表明作者仍想过这种闲适生活。尾联以“混世也知随地得”收束前半部,以“伐檀能不愧殊恩”作结,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本诗采用平实的语言,质朴无华,却能见其真性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