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大山
注释:华美的殿堂在黄昏后稍晚些时候才点上灯光,兰桨轻轻荡漾在秋色的湖面上。城角的湖面特别明亮,波光里传来阵阵凉意。湖水太深连星星都看得见,荷叶老了但清香犹存。我低头沉思,天已破晓,谁又说这夜漏壶里的水更长? 赏析:这是一首中秋观月诗。诗题中明确标出“招游”,说明诗人是约请友人前来赏月的。首联先写月下景色;颔联再写湖面夜色;颈联进一步描绘湖面景色;尾联抒发感慨。全诗语言清丽,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注释: 东沙春日 风熙芳甸不生尘,瞩目山川处处新。 晴日林香花劝酒,幽溪苔软鹿随人。 闲来自听桑间曲,老去长逢海上春。 藜杖岂能寻凤阙,兰舟只合舣江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篇。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 首句“风熙芳甸不生尘”,描绘了春季风吹过的田野,空气清新,没有一丝尘埃。这里用“风熙”形容春风温暖、和煦,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注释: 1. 采苓秋谷晚云苍,白柄长镵身自将。——采茯苓的秋天,傍晚的云层苍茫,手持长刀,身体自然挺拔。 2. 身计虽能全不顾,人生那得一无长?——尽管考虑自己的生计,但人的生命岂能没有一点长处? 3. 喜令麋鹿为朝侣,畏使金银宿夜囊。——喜欢与麋鹿为伴,害怕金银装满夜晚的囊袋。 4. 疏放容予惟故旧,年来心迹两相忘。——我性格疏放,只允许老朋友和我在一起;近年来,我的心思和行为都与以往不同了。
翻译: 春天,我心怀忧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无法入睡。天空中的星星如此的高大,狂风也正猛烈地吹来。水旱灾害遍布各地,盗贼如同刺猬一样多。平民百姓没有安身之地,樵夫和渔民恐怕无法找到生计。处在世上要处理各种事务,谁能说这是禁忌之事?骏马失去了园中的葵草,漆制的房屋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注释: 1. 藿食怀隐忧:藿食:指粗粮,吃这种食物意味着生活艰苦。怀:心怀。隐忧:深深忧虑。 2. 遥夜寝无寐
【注释】 《杂咏三首》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描写了鸷鸟的捕食行为,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生灵的怜惜之情。 鹰鹯:指鹞鹰、雕鸮等猛禽。 凌云汉:凌驾于云汉之上。比喻飞得极高。 六翮(hé):本指鸟的翅膀,这里指鸟。 营营:形容鸟叫声。 竞:争夺。 取物:获取食物。 宏:大。 星月交相驰:形容星星和月亮一起移动,互相追逐。 慎尔:你们,代指鹰隼。抟(tuán)攫(jué):盘旋飞翔。 黄雀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连岁海扬波,兹秋息烽燧。 - 连岁海扬波 - 形容连续几年海浪汹涌。 - 兹秋息烽燧 - 此年秋天停止使用烽火台(用于军事通讯)。 2. 畎亩馀稻粱,农夫亦憔悴。 - 畎亩 - 指农田。 - 稻粱 - 泛指庄稼。 - 农夫亦憔悴 - 农民们也因此变得憔悴,意指因生计困难而感到疲惫。 3. 借问胡乃尔,共言苦徭税。 - 胡乃尔 - 对某事表示疑问或好奇。 - 苦徭税
【注释】 ①“富贵不如愿”:意思是说,我本来并不想当官的,但是迫于形势才勉强去当了。 ②“退身非养高”:意思是说,退隐山林不是追求名望地位。 ③“冻馁苟不忧”:意思是说,即使挨冻受饥也不会忧虑。苟:只要。 ④“轻肥安足饕”:意思是说,即使享受美味也不值得。 ⑤“弋钓非所喜”:意思是说,钓鱼打猎并非我所喜爱的事情。 ⑥“耕凿谁能劳”:意思是说,耕种开垦土地又有什么困难呢? ⑦“时时纵远目”
秋日杂诗二首其一 晷运迅推斥,零露凝前庭。 木叶半销落,感叹何时平。 年往莫可追,白发皓已盈。 事业耿夙念,中道辀轮倾。 注释:太阳的运行迅速推动着世界,清晨的露水凝结在庭院里。树叶已经凋零了一半,我不禁感叹何时才能平息这纷扰呢?岁月如水,无法追回,白发已经满头。心中的事业耿耿于怀,道路却像车辕一样倾斜。紫兰在幽深的溪边绽放,风雨常常笼罩着它。采摘时却忍饥挨饿,香气最终又有何成?蟋蟀你知不知道
注释: 昭君怨,是一首唐代词。此词上片写入宫后的生活;下片写对君王的怨恨,并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全词以昭君出塞为题,抒发了昭君在宫廷中生活的孤寂和对君王的深切怨恨。 入宫几载闭宫门,夜月春光默断魂。——入宫几年了,只能闭门不出,夜晚只有月光,春天的景色也显得暗淡无光,心中充满孤独和哀伤。 非惜黄金轻画笔,从来天赐未沾恩。——不是吝惜黄金,而是觉得画笔轻飘飘的,上天赐予的恩宠,从未得到过。 赏析:
栉沐启衡门,中心甚悦怿。 梳洗之后打开家门,心中十分愉快喜悦。 不知所悦何,春旸荡林泽。 不知道高兴的是什么事情,春天的暖阳洒满树林。 绿苔布青原,脱帻枕溪石。 绿色的苔藓覆盖青原野,解开头巾枕卧溪边石头。 麋鹿引其麑,禽鸟鸣不息。 麋鹿引领着小鹿,鸟儿歌唱不停歇。 乐意无相关,幽情两相适。 快乐之情不相干,幽居之情两相适应。 注释: 1. 栉沐:洗头和沐浴。启衡门:打开大门。 2. 中心: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