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唐多令 花下笑声微。莺喉高又低。怪穿花、粉蝶成围。唯有禅心清似水,相对坐,两忘机。 莫道絮沾泥。狂风也解飞。恨残春、九十将归。回首阳台云缥缈,愁薄暮,雨霏霏。 注释: 1. 唐多令:词牌名。 2. 花下笑声微:在花下面笑声很细微。 3. 莺喉高又低:比喻声音高低起伏。莺的喉咙像鸟一样高亢,又像是低吟。 4. 怪穿花、粉蝶成围:很奇怪,蝴蝶成圈地飞进花丛中。 5. 唯有禅心清似水
【注】 1.《唐多令》词牌名,又名“更漏子” 2.梁绕:指桥。 3.锦字:指书信。 【注释】 1.明艳注秋波:形容女子的容貌美丽如秋水般明亮动人。 2.轻松绾髻螺:形容女子发髻松散,如同螺蛳形状。 3.怕逢人、先敛双蛾:害怕遇到陌生人,不敢直视他人。 4.怯雨羞云情未稳:害怕下雨和云彩,情绪尚未稳定。 5.佳会少,远离多:表示离别时难以相见。 6.清歌:清脆悦耳的歌曲。 7.兰舟肯再过
休恁苦争儸。人生得几何。奈百年、有似南柯。富贵功名俱遂意,难免死生磨。也啰。 随分养天和。阳生满鼎多。内烹煎、凝结灵波。炼就金丹光透体,混一气,贯娑婆。也啰。 注释: 1. 休恁苦争儸:不要那么辛苦争斗。 2. 人生得几何:人的生命有多少年呢? 3. 奈百年、有似南柯:但是一百年的时间如同南柯一梦般短暂。 4. 富贵功名俱遂意:无论是富贵还是功名都能够得到满足。 5. 难免死生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文英创作的《唐多令·吴江中秋》。 【注释】 1. 莎草:莎草,一种生长在湿地或河边的水生植物。长洲:指吴江(今苏州附近)的一段河堤。 2. 故家:故乡,旧家。西北高楼:指作者怀念的故居或家族。 3. 客窗:指作者漂泊在外的书房,即客居之地。憔悴损:形容因思念家乡而憔悴消瘦。 4. 塞边头:指边疆地区,暗示作者远离家乡,身处异地。 5. 断鸿书寄不:指书信往来断绝,无法寄达。
“春近柳依依,天台客未归”。 此句以春日之景起兴,描绘了春天的临近和柳树依依的情景,同时点出了“天台客”尚未归来。在古代诗文中,“天台客”常常指代远方来的游子或客人,此处可能是指一个久未归来的旅人。“任东阳、减却腰围”,东阳指的是陶渊明,他以归隐田园为志,此处可能暗示诗人也有着归隐的愿望。 “手撚梅花吟未了,惊眼底、雪花飞”。 这两句诗描绘了手持梅花吟咏未尽,眼前却突然看到雪花飘飞的景象
【解析】 “凉影下青鸾”句:凉意中青翠的鸾鸟,在晴朗的天空下飞翔;“晴空泻素盘”句:晴朗的蓝天上洒满了洁白的月亮。“漾玉壶”三句:玉壶般的月光在湖面上荡漾,湖水像宽阔的千顷原野一样泛着波纹;“老桂散香风露净”,桂花的香气和清凉的秋风吹走了秋天的暑气,使空气清新洁净。这几句写中秋之夜,月光皎洁,秋光如水,月色映照出湖面的波纹,又给秋夜增添了几分清冷和宁静。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明净澄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的内容大意整体把握,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理解,最后把握作者的情感。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词句“何处是秋风,月明霜露中”这一句。这句诗的意思是:何处才是秋天的气息呢?在月色如洗,霜气弥漫的夜空下,我独自行走。“何处”二字点出诗人心中所感,他感到的是一片迷茫和茫然,他似乎在问自己:“我在哪里呢?”“秋风”,指秋日的风
【诗句】 轻露濯秋风,新楼插太空。更遭逢、解事天公。为唤羲和驱六马,将杲日、挂帘栊。 日影正沈红,须臾月在东。百万家、乐意融融。民意乐时天亦好,聊与众、一尊同。 【译文】 秋天的露水洗涤着秋风,新建的高楼直插云霄。恰逢天公降临,他召唤了羲和驱赶六匹马驾车。把明亮的太阳悬挂在窗帘上。 太阳的影子刚刚落在红色的晚霞中,很快月亮出现在东方。千万户人家都高兴洋洋。当人们快乐时,天气也变得晴朗
【注释】 1. 范:这里指范成大,南宋诗人、文学家。 2. 东嘉:作者自号,取自《论语》。 3. 江山:泛指国家和自然风光。 4. 君子子: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5. 倚靠苍旻:指依靠苍天。 6. 诸贤:这里指友人。 【赏析】 这是一首赠寿诗,是写给友人范成大的。诗的前两句先点明寿者的名字,并对其为人做了概括性的赞美。三、四句则表达了对寿者的敬仰之情。“秋入塞垣新”,意思是秋天到来时
【注释】朔雪:北地的雪花,代指寒冷。春风:暖春的气息。万杨华:万株柳树的花。榴枝:石榴花。天不管:上天不加以管理。溶溶:形容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样子。 【赏析】《唐多令·别吴毅夫、赵仲权、史敏叔、朱择善》是北宋词人苏东坡所作的一首送别词。这首词是作者送别四位好友吴毅夫、赵仲权、史敏叔和朱择善而作的。词中描绘了一幅春天送别的图画,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上片以“朔雪”为喻,点明时序已至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