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被长洲。吴江拍岸流。忆故家、西北高楼。十载客窗憔悴损,搔短鬓、独悲秋。
人在塞边头。断鸿书寄不。记当年、一片闲愁。舞罢羽衣尘满面,谁伴我、广寒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文英创作的《唐多令·吴江中秋》。

【注释】

  1. 莎草:莎草,一种生长在湿地或河边的水生植物。长洲:指吴江(今苏州附近)的一段河堤。
  2. 故家:故乡,旧家。西北高楼:指作者怀念的故居或家族。
  3. 客窗:指作者漂泊在外的书房,即客居之地。憔悴损:形容因思念家乡而憔悴消瘦。
  4. 塞边头:指边疆地区,暗示作者远离家乡,身处异地。
  5. 断鸿书寄不:指书信往来断绝,无法寄达。
  6. 广寒游:指神话传说中嫦娥居住的月宫,泛指天上仙境。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中秋之夜的词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开头两句“莎草被长洲,吴江拍岸流”描写了吴江河畔的场景,莎草覆盖着长洲,河水拍打着岸边。这既是实景,也是作者心境的象征,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接着“忆故家、西北高楼”,回忆了故乡的景象,西北楼上是他曾经生活的地方,充满了对他的怀念。这里的“西北高楼”也暗喻着他的家乡,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十载客窗憔悴损”,描述了自己十年如一日地在客旅中度过,身体日渐消瘦,心情也越来越低落。这里的“十载”指的是过去的十年,“憔悴损”则表达了他的疲惫和失落感。

“人在塞边头,断鸿书寄不。”这句表达了他身在边疆,与家人的联系已经断绝,无法通过书信传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人”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本人,也可以理解为远方的亲人。

“记当年、一片闲愁”,回忆了过去的闲愁,那时的心情如同一片闲愁,没有具体的内容。这里的“闲愁”既是一种情绪状态,也是一种对过往的回忆。

“舞罢羽衣尘满面,谁伴我、广寒游。”最后一句表达了自己在舞蹈之后,衣服上沾满了灰尘,没有人陪伴他去游览月宫。这里的“广寒游”是指神话中的月亮上的旅行,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描绘吴江河畔的景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过去闲愁的回忆,以及最后的孤独与失落,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对于故乡、亲情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