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注释】 楚云:指代楚国的山水,借以喻指自己。 玉杵:玉制的捣衣杵,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的感情。 水调:唐教坊曲名,属大石调式。 【译文】 美好的梦境并不清晰,就像楚地的云层千万层叠嶂。衣带束身宽绰,但愁绪却使我消瘦。我思念远方的亲人,就像思念那捣衣的玉杵,虽然距离很近却感觉很远。夜深人静,清冷的月光映照在楼阁上。寂静的深夜中,没有人可以和我一同倾听这优美的乐曲。 【赏析】
注释: 敧(ī)枕听西风。蛩(qióng)阶月正中。弄秋声、金井孤桐。闲省十年吴下路,船几度、系江枫。 辇(niǎn)路又迎逢。秋如归兴浓。叹淹留、还见新冬。湖外霜林秋似锦,一片片、认题红。 译文: 斜倚枕头聆听着秋风的呼啸,蟋蟀在月光照耀下的台阶上鸣叫。秋天的声音在金井边孤独的梧桐树上回响悠长。我闲散地回忆起十年前我在江南的日子,那几年里,我的船只多次停靠在江边的枫树旁。 再次来到京城的街道上
淑景斗清明,和风拂面轻。小杯盘、同集郊坰。着个簥儿不肯上,须索要、大家行。 译文: 淑景斗清明,和风拂面轻。 小杯盘、同集郊坰。着个簥儿不肯上,须索要、大家行。 注释: 淑景斗清明,和风拂面轻。 淑美的景象与清明的天气相映成趣。和煦的春风轻拂在脸上,让人感到舒适。 小杯盘、同集郊坰。着个簥儿不肯上,须索要、大家行。 人们围坐在一起享用着小杯盘美食,共同聚集在郊外。然而,有人却不愿意上马
枫荻响飕飕。长江六月秋。二十年、重到沙头。城郭人民那似旧,曾识面、两三鸥。落日且登楼。英雄休涕流。望黄旗、王气东浮。借问烟芜苍莽处,还莫是、古襄州。 注释:江边的枫树林和荻草在风中发出飕飕的声音,长江到了六月还是一片秋意浓的景象。二十年后,我又来到了这沙洲。城里城外的老百姓都变得认不出来了,曾经认识的人也只剩两三只鸥鸟还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我登上高高的城楼。英雄啊,不要流泪悲伤,不要再哭泣了
唐多令·庆曹松庐待郎,与秋壑只争二日,曹新除两浙漕八月初十雁荡接台山。 注释: (1)庆:庆祝 (2)寿星明、高现云端:指寿星明亮,高悬在云端之上。 (3)福人间:指人间有福气。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为祝贺曹松的新职而作。词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对曹松的祝福和期望。 上阕主要描写了秋天的美丽景色,用“雁荡”和“台山”来形容秋天的美景。接着又以寿星明
苹末转清商。溪声供夕凉。缓传杯、催唤红妆。慢绾乌云新浴罢,裙拂地、水沉香。 译文: 秋天的溪水边,苹花已经落尽,只剩下清澈的水流。溪水发出的声音仿佛在给夜晚带来一丝清凉。她缓缓地端起酒杯,轻轻地催促着歌女唱出新的曲子。她的发丝被轻轻挽起,露出如水般清澈的肌肤。歌女唱着古老的情歌,声音悠扬而又哀婉。她停下手中的酒杯,慢慢地喝了一口酒,然后再次开始唱歌。歌声中充满了旧日的感情,让人感到有些悲伤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作者与友人的重逢和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青春逝去的无奈。上阕描绘了作者重游故地时的情境和内心感受,通过“二十年重过南楼”等词汇传递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1)“何处合成愁?”“合成”意为聚集、聚合,愁即哀怨,此处指愁绪汇聚在心中;“离人心上秋”,离人,指离别的人;心上秋,指心头的秋天,比喻心中的愁苦。 (2)“纵芭蕉、不雨也飕飕”,纵,即使,任凭。飕飕,形容风雨声。 (3)“都道晚凉天气好”,都道,都说;道,说;晚凉,傍晚清凉;天气好,天气适宜。 (4)“有明月,怕登楼”,有,存在。 (5)“年事梦中休”
唐多令 金勒鞚花骢,故山云雾中。翠苹洲、先有西风。可惜嫩凉时枕簟,都付与、旧山翁。 双翠合眉峰,泪华分脸红。向尊前、何太匆匆。才是别离情便苦,都莫问、淡和浓。 【注释】 1. 唐多令:词牌名,又名“更漏子”、“玉楼春”、“忆秦娥”、“长相思”等。 2. 金勒(lèi):马嚼子,用金子装饰的马笼头。 3. 骢(cōng):黑色公马。 4. 翠苹洲:水生植物,又称“水芹”。 5. 西风:秋天的风。
不去待何年。春心陌路边。看流红、逝水连天。欲挽高枝商暂住,风共雨,正茫然。 修到作飞绵。关山路万千。任枝南、枝北啼鹃。便化浮萍应不悔,随日影,到虞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