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积润
【注释】 壬午: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伤春:悲叹春天的易逝。 苦偿磨折悔多情:指青春易逝,往事不堪回首。 佳期:美好的时光。难道:怎么能够。 月借镜光留枕畔,风筛花影打窗棂:月光映照在梳妆台上的明镜里,留下影子;风吹过窗户上的花木,打下了花影。 今宵魂梦费调停:今宵我的魂魄和梦境都难以平静。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元丰五年(1082)正月所作,时作者已从杭州通判任上罢官回京
【注释】 1. 壬午:指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词人与张淑芳结婚,此诗作于婚后。词人与张淑芳婚后感情甚笃。 2. 不索伊来:不要他来。索,要;伊,代指丈夫。 3. 也沉沉:也,表转折语气,表示“也这样”。 4. 重绣裹:重新包裹着。 5. 枕上晓霜侵:枕头上有被晨霜打湿。 6. 白头吟:指《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的“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良马忽不见,双翘为谁出?正中多苦心
正月三十。 孤舟风雨夕。 千里浪游,叹草草,别伊之日。 不觉春光收拾早,惜瑶草、征轮偏疾。 到今朝,旧面新看,欢愁半逼。 算归期,还未必。 料重逢,还未的。 怪一句全无,待消停、又不禁哝哝唧唧。 忆著从前好难见,坐到五更也直得。 且细剪灯煤,拚去闲时刻。 注释: 1. 正月三十:正月三十是春节后第三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后的第三天。 2. 孤舟风雨夕:形容诗人独自一人在风雨中航行的场景。 3.
相思引 烛(壬午) 注释: - 夜夜高烧照画屏。:每夜蜡烛燃烧,照亮了画着屏风的房间。 - 空堂只见月痕生。:空空的大厅中,只有月光映在墙上,形成斑驳的影子。 - 芳心灰冷,曾向热边经。:心中充满了冰冷和失望,曾经试图向温暖的人倾诉,但被忽视。 - 煞是有情能惜别,消磨更漏泪频倾。:有情人之间虽然有感情,却只能忍受分别的痛苦,眼泪不断滴落。 - 风流无赖,不许到天明。:风流倜傥的人
不索伊来单等信,也沉沉。 重绣裹,枕上晓霜侵。 空寄白头吟。 悔而今。 换你心为我心。 始知薄幸深。
第一伤春未惯经。 苦偿磨折悔多情。 佳期难道等来生。 月借镜光留枕畔,风筛花影打窗棂。 今宵魂梦费调停。
夜夜高烧照画屏。 空堂只见月痕生。 芳心灰冷,曾向热边经。 煞是有情能惜别,消磨更漏泪频倾。 风流无赖,不许到天明
正月三十。 孤舟风雨夕。 千里浪游,叹草草,别伊之日。 不觉春光收拾早,惜瑶草、征轮偏疾。 到今朝,旧面新看,欢愁半逼。 算归期,还未必。 料重逢,还未的。 怪一句全无,待消停、又不禁哝哝唧唧。 忆著从前好难见,坐到五更也直得。 且细剪灯煤,拚去闲时刻
张积润是明代的诗人,字次璧,出生于上海,约明毅宗崇祯三年前后在世。他是一位以家学自负的文学家,曾创作过《双真记》这样的传奇作品来讥讽当时权臣朱国胜的媚上行为。 张积润的父亲名叫所望,官至山东布政使,并且最擅长音律。他的文学成就和父亲的背景都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基础和艺术氛围。张积润本人也有着不凡的才华,他的作品中不乏对时政的讽刺和表达个人的哀愁
张积润是明代的诗人,字次璧,出生于上海,约明毅宗崇祯三年前后在世。他是一位以家学自负的文学家,曾创作过《双真记》这样的传奇作品来讥讽当时权臣朱国胜的媚上行为。 张积润的父亲名叫所望,官至山东布政使,并且最擅长音律。他的文学成就和父亲的背景都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基础和艺术氛围。张积润本人也有着不凡的才华,他的作品中不乏对时政的讽刺和表达个人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