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龙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元阳 - 这可能是指春天的第一个太阳,象征新的开始和生机。 2. 署冷清如水 - 署可能是指官府或衙门,这里形容其冷清、寂静。“清如水”意味着清澈透明,如同水一样平静。 3. 人闲半似仙 - “人闲”指的是人们悠闲自在,没有烦恼;“半似仙”则形容这种状态如同仙人一般。 4. 阶空苔藓绿 - 台阶上长满了青苔,显得格外翠绿。 5.
《之雷应山》 - 注释: - 之雷应山(地名,位于今中国安徽省) - 山高人不寐(形容人因为高处而失眠) - 惜别问天明(珍惜离别时刻并期待早日重逢) - 未尽来时意(未能尽情享受过去的时光) - 还牵去后情(牵挂着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 鸡鸣愁听雨(听着鸡鸣声却感到忧愁) - 钟鎝喜占晴(钟声预示晴朗天气时感到高兴) - 百虑心俱满(各种忧虑使心情都充满了) -
【诗句释义】: 首句“纵步北楼上”,是说登上了北城楼,可以纵目远眺。“披襟”二句,描绘诗人站在北楼上,披着衣襟眺望远方的情景。“瘴烟”指瘴气弥漫的烟雾,这里用来比喻南方湿热的气候;“风气”指气候,这里指北方寒冷的气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北城中所感受到的气候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对南北不同环境的感慨。 第二句“水绕垣闉秀”,意思是城墙被流水环绕,显得格外秀丽。“垣闉”指城墙
【注释】 1. 坦园新成:新建成的园林。 2. 燕子来新屋,横塘酿落花:燕子飞来了,在新建的屋檐下筑巢;池塘里的落花被春风吹散了。 3. 泥香飞柳絮,风暖卷窗纱:泥土的气息飘散在空气中,柳絮随风飞舞,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房间里。 4. 春到他乡梦,秋归何处家:春天来到异乡时,常常做着回到家乡的梦;秋天归来时,又不知该去何处寻找家。 5. 画梁深寄托,颔紫莫矜夸:在精美的画梁上寄托深深的思念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情感,最后结合注释和相关背景进行赏析。注意翻译要忠于原诗,不遗漏要点。 本题中,“长山花色暮云长,雁度钟声枫叶凉”两句诗写景,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无赋仲宣游已倦
【注释】 地僻尘消:山僻人少,尘世的喧嚣声也少。此独传:这里只有你一个人在传扬。 我:指诗人自己。 衔杯:举杯饮酒。 觅句:寻找好的诗句。 归忘晚:归来时忘记了时间(天色已晚)。 翠拥峰头:形容山峰苍翠欲滴。 气欲仙:好像要变成仙人一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深山之中,与世隔绝而作,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首联“拥翠山”三字,直接点出主题,描绘了一幅青山环绕、绿意盎然的画面
山高人不寐,惜别问天明。 未尽来时意,还牵去后情。 鸡鸣愁听雨,钟喨喜占晴。 百虑心俱满,因怜世路轻。
署冷清如水,人闲半似仙。 阶空苔藓绿,昼静柳丝妍。 有酒催花放,无心枕石眠。 春深禽语变,为客又经年。
燕子来新屋,横塘酿落花。 泥香飞柳絮,风暖卷窗纱。 春到他乡梦,秋归何处家。 画梁深寄托,颔紫莫矜夸。
纵步北楼上,披襟时一临。 瘴烟闻自昔,风气盛于今。 水绕垣闉秀,山环保障森。 来熏频动处,芳草日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