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注释】 翠深红浅:指花的颜色。 阑前见:在小栏杆边看到。 冉冉春归:春天慢慢地回来了。 梦痕一点:梦中的踪迹如同一点痕迹那样微小。 鱼书:书信的别称。 江头:江边的渡口。 萦洄:回旋曲折,这里形容思绪万千。 乾了半池残墨:指笔迹已经干,只剩下一池子未干的墨水。 【译文】 红花绿叶交织在一起,春光明媚,在栏杆边看到,春天慢慢地回来了。梦里见到的春天,如同一点痕迹那样微小,我记下了梦中的痕迹。
【注释】 沙沈万劫:指战乱不断,世事沧桑。 虢覆虞亡同一辙:指历史上的虢国和虞国都灭亡在同一原因下——都是因为国君昏庸无能而导致的。 枉洒玄黄战血:白白地洒满了战死的将士们的鲜血。 伏波铜柱摩空:指汉代霍光为纪念汉武帝征伐四夷而立的“南越尉史”铜柱。 天山卫霍铭功:指唐代名将李广利在天山一带抗击匈奴,立下了不朽的战功。 博取数行残拓:指用残破的拓片来摹仿古代名家书法。 误他多少英雄:指由于战乱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殊的《清平乐·燕台秋冷》,全文如下: 燕台秋冷,曹部一空。 帘栊豆蔻,惊眼春痕瘦。 昨日鲤鱼风信骤,剩有禁寒翠袖。 两三冻蝶残萤,苔阴絮诉飘零。 我已乱愁无次,强分余绪怜卿。 注释: 1. 燕台:这里指作者任职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地名。 2. 曹部:指代官员或官职。 3. 帘栊豆蔻:指帘洞里挂着的豆子形状的装饰品,也用来比喻女子娇嫩的样子。 4. 惊眼春痕瘦
凄凉的晚色,细雨如丝织愁。 梦到楚江,行舟不得而归,只见一片湿云空隔。 年时曾忆城东,那时杏花飞红满地。 门外寒食已过,玉阑却有春风拂面
【注释】 1. 画楼:指女子的妆楼。重见:再一次相见。生疏:陌生,不熟。 2. 斜依:倾斜地依靠着。娇不转:娇柔的样子,不肯转过脸来。 3. 自理翠奁(lián)针线:自己动手整理梳妆用具。 4. 有时问着还推:有时候问她时她还会推辞。 5. 个中镇费猜疑:这里面一定有你怀疑的地方。 6. 若道阿侬忘却:如果她说忘记了,我不相信。 7. 凭卿验取新词:请你检查一下新写的诗吧。 8. 阿侬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 晓莺声碎:清晨的黄莺啼叫声清脆悦耳,犹如碎玉。 阳台:传说中的仙女所居之地,这里指代女子的卧室。 藏得白罗珊枕底:把白色的珊瑚枕子藏在枕头下面。 才把绿茸钩起:刚刚把绿色的草编的头巾取下。 夜来情事依微:昨晚的事还依稀可辨。 莫教填入新词:请不要将昨晚的事写进新的词中。 只怕小鬟唱着:恐怕那小丫鬟会唱出昨夜的事。 春红引上腮儿:春意盎然的红色会让人脸颊发红。 赏析:
【注释】 金铺:指铜制的钱柜或镜匣。深闭:深深地关上。花影:形容镜子里映出的人影。十五:指女子十五岁,这里泛指十五岁生日。鸦鬟:指乌黑的发髻,像乌鸦一样黑。娇欲睡:娇柔可爱的样子,像是想睡觉。倚:靠在。熏笼:熏炉。不起:不起床。鬔松:指梳妆用的松木梳子。残妆:残余的妆容。架上:指衣架上。叠罢:把衣物叠好。冷淡:冷落、孤寂。西窗:西边的窗户。月落:月亮落山。恹恹:疲倦的样子。犹爇(ruò)
清平乐 喃喃燕语。不解人情绪。天也欺人愁绝处。几阵暗风疏雨。 泪珠湮透窗纱。庭前老尽莺花。侬自牵肠割肚,不来也索由他。 注释: 1. 喃喃燕语:燕子在说话,声音细微、低哑。 2. 不解人情绪:不理解别人的情感受。 3. 天也欺人:天在欺负人。 4. 几阵暗风疏雨:有几场阴冷的风雨。 5. 湮透窗纱:泪水淹没了窗户上的纱窗。 6. 庭前老尽莺花:院子里的莺鸟和花朵都衰老了。 7. 侬自牵肠割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首先,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是关键;然后,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分析,最后,注意注释中提示的关键词,并加以赏析。“深扃小院。风搅檐铃断。个个黄昏愁得惯。守着孤灯呆看”意思是:深深关锁着小院门,风吹动檐上的风铃发出断裂声,一个个黄昏里,愁得已经成了习气,只能呆呆地守着一盏孤灯发呆。 【答案】 (1)“深扃”指关锁。“院”即庭院
【注释】: 花枝低亚:指女子的腰肢。亚,曲。 彩柱红绳:用红色丝线做成的柱子和绳子,象征性地拴住一对鸳鸯。 小板棱棱:指男子打拍子时的动作。小板,即小鼓;棱棱,形容拍节有力。 殢郎同打:指男子要与女子共度良宵。殢,同“且”,暂且;打,通“达”,到达。 风前素手相携:在风中牵手。 春衫飘扬金泥:指穿着华丽衣裳的女子在春风中翩翩起舞。金泥,即金线织成的衣料。 雕梁燕子:指高高的屋梁上停着的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