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深红浅。春在阑前见。冉冉春归随梦远。只记梦痕一点。
鱼书待寄江头。萦洄多少闲愁。乾了半池残墨,摊笺欲写还休。
【注释】
翠深红浅:指花的颜色。
阑前见:在小栏杆边看到。
冉冉春归:春天慢慢地回来了。
梦痕一点:梦中的踪迹如同一点痕迹那样微小。
鱼书:书信的别称。
江头:江边的渡口。
萦洄:回旋曲折,这里形容思绪万千。
乾了半池残墨:指笔迹已经干,只剩下一池子未干的墨水。
【译文】
红花绿叶交织在一起,春光明媚,在栏杆边看到,春天慢慢地回来了。梦里见到的春天,如同一点痕迹那样微小,我记下了梦中的痕迹。
等待寄出的情书,像江水一样环绕在心头,有多少闲愁?写完一半后,又停下不写了。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全词以景起,以情结。
上片首句写花。“翠深红浅”是说花的颜色。花的颜色深浅不同,是因为花的颜色本来就有深浅之别的缘故,还是因为花的开放、凋谢、盛衰的时间不同呢?从字面上理解,似乎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如果把“翠深红浅”和“春在阑前见”联系起来看,则可能是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些。这可以从“阑前见”这个词语得到证实。“春在阑前见”是说春天就在小栏杆边出现;而“翠深红浅”是说花的颜色深的是深的,浅的是浅的,因此“春在阑前见”是有可能的。所以这首词开头一句就写“翠深红浅”。
下片写人。“鱼书待寄江头”是说有一封书信要寄给江边的那个人。“鱼书”是指代书信的别称。《文选·潘岳<藉田赋>》注:“鱼书者,以鱼为简。”《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湖中。”唐李商隐《为有》诗:“鱼书抵万金。”这里用“鱼书”代指书信。“萦洄多少闲愁”是说有多少闲愁缠绕着心头,“萦洄”是一个动词,意思是回旋曲折的意思,这里指思念之情。“萦洄多少闲愁”,是说有多少闲愁缠绕着心头。“乾了半池残墨”是说写完了大半部分的字以后,又停下来不写了。“乾”,同“干”,这里是完了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干了的意思。
这首词写闺怨。上片写花,由“鱼书待寄江头”引出女主人公对爱人的怀念。下片写人,由“只记梦痕一点”引出女主人公对爱人的思念。全词通过描写女主人公与爱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来表达自己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