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前事,胜迹访南朝。
倚枕寒潮喧铁瓮,钩帘浓翠画金焦。
天阔雁声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诗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赏析诗句含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赏析时,首先指出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然后结合全诗主旨进行具体分析。“忆江南”是词牌名,也是词篇题目。“怀前事,胜迹访南朝”一句,诗人怀念着从前的事情,于是去游览了南朝的古迹(今南京)。这里,“南朝”泛指南方的六朝古都,指东晋、宋、齐、梁、陈这些朝代。诗人游历了南朝的古迹,不禁思念起以前的事情来,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之情。“倚枕寒潮喧铁瓮”,意思是靠在卧榻上听着那阵阵寒潮声,仿佛听到瓮中铁马的喧嚣。“铁瓮”是古地名,位于今安徽寿县西南,这里指代金陵城(今南京)。“天阔雁声高”意思是天空空旷,鸿雁叫声嘹亮。“鸿雁”即大雁,这里用它来比喻远行的人。这句描写的是诗人在金陵城看到的景象。整首词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无限留恋。
【答案】
忆江南
怀前事
胜迹访南朝
倚枕寒潮喧铁瓮
钩帘浓翠画金焦
天阔雁声高
赏析:
这首小令以记梦为线索,回忆往事,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无限眷恋之情。开头两句“怀前事
,胜迹访南朝”,直接点出怀昔的主题。“南朝”指东晋、宋、齐、梁、陈这些朝代,这里借指南唐的金陵(今南京)城。词人从自己目前的处境出发,追忆往日游赏金陵胜地的旧事,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倚枕寒潮喧铁瓮”,紧接首句,描绘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但紧接着又用“钩帘浓翠画金焦”一句,把氛围一扫而空,使人立刻联想到眼前所见的景色:碧云笼城,烟雨蒙蒙,远处山峦如黛,近处楼阁如画。这是一幅浓艳绚丽的山水画面。“天阔雁声高”,更衬托出词人心中的无限愁思。“胜迹访南朝”,与“天阔雁声高”相呼应,点明词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倚枕而睡,梦见了金陵胜地。“倚枕寒潮喧铁瓮”,“倚枕”二字,既表明作者的闲散,也暗示着内心的寂寞;“寒潮喧铁瓮”则形象化地写出江水波涛汹涌,暗喻着作者心潮澎湃,无法平静。“钩帘浓翠画金焦”,“钩帘”二字,既点明了室内的陈设,又暗示着室内气氛的静谧;“浓翠画金焦”,不仅描绘出了画中的景物,而且暗示着词人对金陵胜地的喜爱。
下片由景及情,直抒胸臆:“天阔雁声高”。这两句紧承前面所写的梦境,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钩帘”、“浓翠”、“画金”;都是词人梦中所见,可见他的梦境是如何的美好,然而这一切美好的东西只能引起他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感伤,因此他只好仰首长叹:“天阔雁声高。”结句“赏析:这首小令词作于南唐后主李煜被囚汴京期间,词人怀着亡国之恨,回忆起昔日游赏金陵胜地的旧事,抒发了他对故国的无限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