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注释】 蜂黄渐褪:指蜜蜂采蜜时黄色的花粉,在花谢后逐渐褪去。 蝶也无多粉:没有多少花瓣上的白色花蜜。 试向落红重借问:试着从飘落的红花中再借些花蜜尝一尝。 剩得几番风信:还能剩下多少风信呢(“风信”一词,这里指风中的花粉)。 和春见了还羞:与春天见面,它还要害羞。 朝朝不上帘钩:天天不挂在门帘上。 今日送春归去:今天要把春天送走。 莫教莺燕遮留:不要让燕子、黄莺等鸟儿遮住。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一道要求考生对某首诗的词句进行解释的题目。这类题目一般要结合全诗或相关诗句来分析。答题前应审题,明确是“逐句释义”,所以先要对整首诗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对每个词句进行解释。 “北堂萱草,渐觉垂垂老。”意思是:北堂上长满了萱草,它渐渐老了。“北堂”即后室,这里借指妻子
【注释】 案:《今词苑》题作「夜感」,《全唐诗》录此词,注云:一作「夜来」。 黯黯:昏暗貌。 忽地成消减:忽然间消失了。 荏苒(rěn rǎn):指岁月流逝。 双鬓白来谁染:意思是说两鬓已经斑白,是谁给染上的呢?白发是年老的象征,这里用白发比喻愁苦之情。 雪风不住敲窗:形容外面寒风刺骨,雪花纷飞,不停地敲打着窗户。 病时倍觉凄凉:意思是在生病的时候更加感到凄凉
【注释】: 夜感:词牌名,又名“夜思乡”、“夜坐愁”、“夜坐恨”。双调一百零二字,上阙十一句,下阙八句。上下片各五仄韵,一叠韵。 点点:形容杜鹃花的繁密。 将息:休养、养息。 阿谁:何人。 倩:请。 隔岸红儿:指在岸上唱曲的女子。 盈盈:形容女子娇小的样子。 【赏析】: 柳塘花陌,点点鹃红滴。 点,点缀。这句写景,以“点点”二字形容杜鹃花的繁密。 池上小楼楼上客。不肯做些将息。 小楼,即楼台
【注释】 案:《今词苑》题作「夜感」。 鼠:老鼠。 守着:看着。 灯儿黑:点着的油灯。 雨横风狂:风雨交加。 但觉双眸枯涩:只觉得眼睛干涩。 春深犹滞天涯:春天已经来到,但我滞留在远方。 题书:题诗。 坐久:坐了很久。 夜鸿过尽:飞过天空的鸿雁已到尽头。 锦笺:精美的纸张。 团儿:团子。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怀归之作。 上片写诗人独对孤灯时的感受。“鼠窥窗侧”,以小见大,暗喻自己孤独寂寞的处境
诗句注释与赏析: 首句:“青苔庭院。” - 注释:青苔覆盖的庭院。 - 赏析:这句通过描绘庭院中青苔的生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古朴的氛围,为接下来的景象铺垫了背景。 次句:“梁畔呢喃燕。” - 注释:燕子在屋梁上呢喃(轻声细语)地鸣叫。 - 赏析:燕子的鸣叫声增添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来临。 第三句:“飞向风前试新剪。” - 注释:燕子展翅飞翔到风前,尝试着用新剪出的羽毛进行修饰。
【注释】: 1、断无尘涴:断绝尘垢。 2、可:可以,能够。 3、闲云来伴我:闲云来到我的身边。比喻人境清静,没有俗事烦扰。 4、醰醰(wèi): 同“妩媚”,指美的样子。 5、斯旨也通禅定:这样的境界也是通达禅定的。 6、便如弥勒同龛:就像弥勒佛在佛龛中一样。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为陈质庵题写的一幅《闲轩深坐图》所作的题辞,表达了词人对画中人物生活状态的赞美之情。
【注释】: 清平乐·立春 《立春》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诗中通过“风风雨雨”和“屈指光阴能几许”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时间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陆游在立春时节所作,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首句“风风雨雨。又早催年暮”,描绘了立春时节的天气情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下来,“屈指光阴能几许,转眼春回冬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
【注释】: 1. 春波一顷(yǐng):春波荡漾,水面宽广。 2. 曾照惊鸿影:曾经照见过雁鸟掠过水面的影子。惊鸿:惊起的飞鸟。 3. 银河天上近:银河在天空中显得非常近。 4. 不似红墙太迥(jiǒng):不像红墙高耸入云。迥:高远。 5. 重来欲问桃根:再次来到此地想要询问桃根。桃根是《桃花源记》中的地名,此处借代桃根渡口。 6. 流水无情送春(sòng chūn):流水无情地送走了春天。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倦修箫谱” - 描述了一种疲惫而厌倦的状态,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练习或对音乐的投入导致的身心疲惫。 2. “那得闲情绪” - 表达了一种想要摆脱这种疲惫状态的愿望,但无奈于现实的限制(如没有空闲的时间或资源)。 3. “数点冷萤青绿处” - 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萤火虫的光点在绿色的叶子上闪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 4. “摇得秋魂如雨” - 通过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