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钦
寄邵大尹 其一 长官爱菊迈常情,有甚东篱嗅落英。 祗恐偷儿窥绝品,不教放蕊只观茎。 注释: 长官(指你):爱菊花的情怀与普通官员不同,更喜爱菊花中的精品 有甚(何等):什么 东篱(借指菊花): 古代诗文中常用“东篱”来指代隐居生活的地点 嗅落英:嗅闻菊花的花瓣和香气 祗恐(只是恐怕): 只有担心 偷儿:喻指那些见不得别人好的人或物 窥绝品:觊觎并试图窃取菊花的精华 不教(不允许): 不允许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二十年前:指的是作者与罗一峰在科举考试中同时取得功名的二十年前。 - 同及第:一起考中进士,即一同进入仕途。 - 数千里外:指作者与罗一峰相隔千里之外的异乡。 - 叹离群:感叹彼此离别,各自在外地生活。 - 竟作终天诀:竟然成为了永远的诀别。终天,形容时间很长。 - 空对丹青泣暮云:面对着画中的罗一峰,对着黄昏的天空(比喻)哭泣。丹青,指画像或绘画。 译文
注释:我有一个以命运为题材的人呈上了一份报告,他写了一首诗在最后。 一卧云山三十年,饥餐粝饭渴清泉。 此生自信能知命,莫把行藏更问仙。 翻译:我在云山中一躺就是三十年,饿了就吃粗粮,渴了就喝山泉水。我相信自己能知道命运,不要再去向神仙请教。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淡然和自信。诗人在云山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生活艰苦,但他却能安之若素,因为他相信自己能够了解并掌握自己的生命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等,对关键词句进行赏析。“退士”,指隐逸之士;“卧听”,躺在床上静听;“传呼”,敲门声;“故人”,老朋友;“久别”,长时间别离;“心倾”,心意相通。 译文: 隐居的读书人躺在床上倾听敲门声,被声音惊醒后倒鞋开门迎接友人。 久别的老朋友高兴地会面了
【注释】 哭张东海:为张东海的死而哭泣。东溟居士:指张东海,字子明,号东海居士。金兰契:朋友间的友谊。笔底:指文章。龙蛇:形容书法或文字。满我家:家家户户都充满了他的作品。乘化去:去世后化为仙气而去。举头触目:抬头远望。泪横斜:流着眼泪不自觉地把泪水洒向四处。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张东海的诗。张东海,字子明,号东海居士,与作者有深厚的友情。他的逝世,使作者悲痛万分。 首句“东溟居士金兰契”
注释: 紫阳小学是科举时代,没有资格读书的人。祭酒,古代学校里教授四书五经的老师。只,仅。官禄上,指的是官职和俸禄。谩言,空谈。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作者通过描写一个不读小学的祭酒,来讽刺那些只看重官禄,不重视学问的人。 第一句:“紫阳小学人谁读” 紫阳小学是科举时代,没有资格读书的人。这里的“人”是指普通百姓,也就是科举时代的庶民。“谁读”是指没有人去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注释】 简:询问,打听。名园:著名的园林。借问:顺便问问。如今:现在。春浅深:春天将尽未尽。红芳:指花,这里指的是桃花。飞未尽:还未落尽。枝下:树下。鸣禽:鸟叫声。 【赏析】 此诗写诗人欲去赏花,却因春天已过半而兴味索然,只得折回。全诗语言平易流畅,情调闲适淡雅,意境优美宁静,是一首小诗。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携酒欲到名园赏春,顺便问问春色如何。“携壶”,即携酒。“名园”是有名的园林,一般多在京城
【注释】 题晚菊:即《晚菊》,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是作者赞美菊花的诗,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晚菊”是此诗的主题。 1. 岂必(jiěbì)满头才足乐:意谓不一定只有满头的白发才是快乐。 2. 略教经眼便堪奇:意谓稍微看上一眼就足以令人感到惊奇了。 3. 如何:疑问词。 4. 重阳酒:指在重阳节这天喝的酒。 5. 寂寞经旬(zhōunié)见此枝:意思是说
注释: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光阴似箭。六十馀:六十多岁。犹自惜居诸:还爱惜自己的住所。镇日:整天。无尘事:没有世俗之事。一炷清香一卷书:点燃了一炷香,在书卷中寻求知识的满足。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时光易逝、珍惜生活、追求知识的人生态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首句“忽忽光阴六十馀”,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已经到了六十多岁的年纪
顾公雅操坚冰檗,顾名门望族,有高尚的操守;邵令辞官掇菊英,意为舍弃高官,拾取菊花之美好。 怪底君侯美如玉,奇怪地,你如此美丽如同玉石一般。顾门高弟邵家甥,顾家高徒,邵氏外甥。 译文: 顾名门望族,有高尚的操守;舍弃高官,拾取菊花之美好。奇怪地,你如此美丽如同玉石一般。顾家高徒,邵氏外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通过赞美顾公和邵令的品质来表达对对方深深的敬意。首句“顾公雅操坚冰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