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夏天的一个傍晚,乘着酒船回到池亭时的景象。诗中的关键词“棹”指的是划船的动作;“沙巾”是一种古代女子的头饰,这里指夕阳下的沙岸;而“桃花面皮”则是指女子的脸颊。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太常引 · 和 注释:这是一首词的标题,表示这是一首应和别人的词。 2. 池亭荷净纳凉时。四面柳依稀。 译文:池塘边的亭子,荷花清澈,人们在炎热的夏天里乘凉
【注释】 西池:指杭州西湖。亭:亭台,楼阁。红翠斗娉婷:形容花叶鲜艳夺目。几翻倾:几次倾倒。水上:水波上。听水声:听那水上的笑声。乡社:家乡,故里。樵青:打柴的人。世事:世事沧桑。一毫轻:一点儿不重视。看西泠:在西冷桥一带赏景。西泠桥是西湖十景之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景色的词作。词人通过描绘西湖景色的优美动人,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全词意境清丽自然
【注释】 太常引:词牌名。又名“玉楼春”,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淡妆素服更纤浓。清致不须红。伫目画桥东。一扫尽、人间冶容。 麻姑何在,嫦娥昨夜,飞出广寒宫。天亦为诗翁。把好景、都移此中。 【译文】 穿着素雅的衣饰,更显得娇美纤细。清新雅致不需胭脂涂饰。远眺画桥东头,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子们顿时消失了。原来她们都到广寒宫中去了。天空仿佛也成了诗人的朋友
【注释】 搜句:搜寻诗句。 腹焦枯:胃火上攻,形容饥渴难忍。 茶灶:用炭烤茶的炉灶。 高阳侣:指东汉祢衡,字正平,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与孔融、陈琳、阮瑀、王粲等并称为建安七子。卢:指卢纶(739-799),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人。 飞梦绕兵厨:梦中都绕着兵营的炊烟。 新酿:新酿造的酒。 无:不要。 【译文】 忍受寒凉寻找诗句意如何,我因饥饿而腹部干枯。炭火不旺懒得嘘口气。高阳侣元非姓卢。
【诗句解释】 太常引·登楼观柳:这是一首描写登高远望的词。“云消春气恰和柔”,形容春天的景色,如烟似雾,十分柔和;“先到柳梢头”,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发芽,嫩枝上挂满了绿丝。 “数日不登楼”,表示已经很久没有登上高楼去欣赏春色了。“笑青眼、窥人尚羞”,描述了作者看到别人欣赏春色时感到害羞的样子。 “清明近也,老夫耄矣,其忍负欢游。”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清明节即将到来的心情,他觉得自己已经老了
【注释】 圭塘 :指池沼。 贴水:靠近水面。 晓星稀:早晨的星星稀疏。 生意:生命力。 一朝:一天,一夕。 便万柄:顷刻间就成万枝。 红酣绿敧(wěi):形容红色荷花盛开,绿色荷叶舒展。 清绝不容诗:清澈得连诗人都不忍心下笔赞美了。 写襟期:表达自己的志向、情怀。 无愧:不惭愧。 鸱夷子皮:指范蠡弃官隐退时所佩之剑。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任杭州知州期间所作,描写了圭塘中种植藕花的美丽景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情感,最后对诗歌的内容、语言、情感等方面加以分析、评价。这首诗是一首咏物小令,写武昌别墅的景致和主人的生活情趣,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操。 首句点明地点,“胭脂山”是黄州城外的一座小山,因形似胭脂而得名。诗人以“老农家”三字
注释:我住的地方十分宽敞,十分适宜于贫穷。这里清幽宁静,没有一点尘世的喧嚣。那些世俗之人并不来打扰这里,只有风、月、烟云、霞光作伴。 古瓶中盛放着清香雅致的美酒,寒梅枝干疏疏落落,昨日下雨时纷纷扬扬。我还想告诉你,我家还有一枝春天里的梅花,快去告诉主人吧。 赏析:这首小词描写的是词人居所的闲适与雅致,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独到理解。词的开篇就写“小斋潇洒颇宜贫”,意思是说这间居室很宽裕舒适
【注释】 ①太常:官名,掌管祭祀乐舞。引;曲调名。此词为作者自度曲的一首词作。②池塘:池沼。③玄香:指桂花香。④仙房:神仙居住的地方。⑤曾蒙:曾得到。⑩吾老且吾乡:我老了,也还是家乡的人。⑩领群芳:率领众花开放。⑩渐开到、江头野棠:渐渐地开出了野棠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词,抒发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及对人生离合之感。上片写菊在清秋中盛开的情景,下片抒写自己对菊花的喜爱和对人世变迁的感慨
诗句释义: 1. “荷盘蕉扇久无声”:形容荷花(象征清廉的品格)和芭蕉叶(象征坚韧的品质)静静地,没有动静。 2. “笑祈祷、果难凭”: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讽刺。 3. “倚槛看云停”:站在栏杆上看着天上的云朵静止不动,暗喻政治上的停滞不前。 4. “问谁把、天瓢遽倾”:质疑是谁突然破坏了天空的平静,可能比喻政治上的突发事件或危机。 5. “玄功不宰、太平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