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受
绿野平畴 野岸暗侵云漠漠,水村寒意树苍苍。 夜来若个随车雨,添得新禾几许长。 注释:绿色原野,平坦的田野。指唐裴度的别墅绿野堂。暗,渐渐;漠漠,模糊的样子。苍苍,茂盛的样子。若个,何人。几许,多少。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首句“野岸暗侵云漠漠”形象地描绘了远处山峦与天空交织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接下来“水村寒意树苍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皇甫司勋的形象,展现了他的风采和才华。下面逐句进行解读和赏析: 诗句解析与释义: 1. 酌公金茎九霞之玉醴 - 在古代,“金茎”指的是皇宫中的柱子,用以支撑天花的装饰,而“玉醴”则是一种珍贵的美酒。这里比喻皇甫司勋的才德如同高贵的美酒,值得人们尊敬和敬仰。 2. 献公霓裳五色之绯袍 - “霓裳”是指一种华美的服饰,通常与宫廷或神仙有关
这首诗名为《端州七里岩》,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翱。诗中的“紫阳”指的是紫阳山,“灵隐原标胜”意指紫阳山风景秀丽,景色出众;“石室崧台更吐奇”则形容七里岩的石头结构奇特,宛如高台。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七里岩的自然风光: 1. 山开叠叠百重嶂,水作汪汪千顷陂 - 形容山峦重叠,水波浩渺。 2. 乍讶蓬莱环弱水,恍疑玄圃在瑶池 - 蓬莱和瑶池是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用来形容七里岩的神秘美丽。 3.
端州七里岩 幽并瓯江双雁荡,秀分蜀道一峨嵋。 须知造化能融结,讵假人工巧劂剞。 一日阴情多变态,四时花月总相宜。 吾生最有烟霞癖,到此顿令心志移。 好景难逢须记取,卧游披此亦神怡。 【注释】 1、端州:指广东肇庆市的西江岸。 2、瓯(ōu)江:指浙江瓯江。 3、幽并:古地区名,今属河北。 4、双雁荡:山名,即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境内。 5、蜀道:四川一带的山路。 6、一峨嵋:峨眉山
【注释】 回澜台: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八景,指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所描绘扬州的八处美景。 夕阳官渡:官渡是古代水陆交通要道。夕阳泛指黄昏时分。 谷阳: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东郊。通津:四通八达的渡口,为交通枢纽。花落莺啼:春天的景象,落花飘零,黄莺啼叫。暮春:春季末,晚春。 只恐风光留不住:只恐怕春光美景不能留住。 青青杨柳送行人:青绿的杨柳依依不舍地送别行者。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结合选项确定答案。 “景外郊园胜”,“景”是诗人的心境,也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郊园胜”指在秋日里郊园景色胜过其他时间。“芳原引兴长”,芳原是指花木繁盛的田野,也是诗人的游憩之所,在这里可以纵目远眺,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因而能引发兴致,流连忘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描绘了善卷寺的优美景色和历史背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问 道 寻 无 着 探 奇 到 善 卷(注释):询问道法,追寻没有结果。探索奇特的地方,来到了善卷寺。 高 名 自 尧 世 古 刹 创 唐 年 柱 有 雷 文 在 亭 因 偃 柏 传(注释):高名声源于尧帝时期,古老的寺庙创建于唐朝。柱子上雕刻着雷文,亭子是因为弯曲的柏树而得名。 攀 萝 循 磴 仄 转
【注释】 九峰:指庐山。爽气:清冷的气息。贪看:贪恋地欣赏。松间报午钟:松林中传来报午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风景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之情。首句“突兀层台瞰远峰”,描绘出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崖,俯瞰着远处的山峰,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第二句“半空晴插紫芙蓉”,描述了山崖上生长着紫色的芙蓉花,与蓝天白云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第三句“贪看爽气频登眺”,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喜爱和留恋
【注释】 1. “避俗非违世”:避开世俗的是非,不违背人世间的事。 2. “聊以谢尘喧”:姑且用来安慰尘世的喧嚣。 3. “吾自适吾适”:我自然地适合我自己。 4. “焉知吾性偏”:哪里知道我的心性有偏差呢? 5. “朝来爽气多”:早晨起来,清爽的空气很多。 6. “浮云自卷舒”:天空中的白云随风飘动,有时升腾,有时降落。 7. “倦鸟亦复还”:疲惫的鸟儿也飞回来了。 8. “此意何人知”
《金陵游乐三首 其二》是明朝诗人冯大受的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如下: 1. 诗句原文: 载月秦淮渡口,看云钟阜山头。 题遍南朝古寺,醉杀十里红楼。 2. 译文注释: - 载月秦淮渡口:载着月光在秦淮河边渡口停留。 - 看云钟阜山头:站在钟阜山的山顶,观赏如云的雾气。 - 题遍南朝古寺:游览了许多南朝时期的古老寺庙。 - 醉杀十里红楼:因为过度陶醉于美景,以至于忘记了时间,误了回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