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俗非违世,聊以谢尘喧。
吾自适吾适,焉知吾性偏。
朝来爽气多,开窗对西山。
浮云自卷舒,倦鸟亦复还。
此意何人知,可与知者言。
【注释】
- “避俗非违世”:避开世俗的是非,不违背人世间的事。
- “聊以谢尘喧”:姑且用来安慰尘世的喧嚣。
- “吾自适吾适”:我自然地适合我自己。
- “焉知吾性偏”:哪里知道我的心性有偏差呢?
- “朝来爽气多”:早晨起来,清爽的空气很多。
- “浮云自卷舒”:天空中的白云随风飘动,有时升腾,有时降落。
- “倦鸟亦复还”:疲惫的鸟儿也飞回来了。
- “此意何人知”:这一种意境,又有谁能理解呢?
- “可与知者言”:可以同理解的人交流。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通过描绘一幅清新、宁静的自然景色图,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诗人以“避俗非违世,聊以谢尘喧”起兴,表明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接着,“吾自适吾适”两句,点明了题旨,即诗人以恬淡的心境去适应环境,以自我的满足来解脱内心的烦恼苦闷。“焉知吾性偏”,则进一步表明了诗人对这种心态的自信。后四句描写了日出时分的美景和归巢的倦鸟,抒发了自己在清幽环境中悠然自得的心情。最后两句,诗人将这种心情归结为“可与知者言”,表示只有那些能理解他的人才能和他进行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
全诗风格清丽,语言流畅,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美景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既写出了“避俗非违世”,又表现出了诗人“聊以谢尘喧”的怡然自得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