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并瓯江双雁荡,秀分蜀道一峨嵋。
须知造化能融结,讵假人工巧劂剞。
一日阴情多变态,四时花月总相宜。
吾生最有烟霞癖,到此顿令心志移。
好景难逢须记取,卧游披此亦神怡。

端州七里岩

幽并瓯江双雁荡,秀分蜀道一峨嵋。

须知造化能融结,讵假人工巧劂剞。

一日阴情多变态,四时花月总相宜。

吾生最有烟霞癖,到此顿令心志移。

好景难逢须记取,卧游披此亦神怡。

【注释】

1、端州:指广东肇庆市的西江岸。

2、瓯(ōu)江:指浙江瓯江。

3、幽并:古地区名,今属河北。

4、双雁荡:山名,即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境内。

5、蜀道:四川一带的山路。

6、一峨嵋: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县东南。

7、造化:大自然。

8、融结:融合凝聚。

9、工巧:精巧。

10、阴情:阴气、天气。

11、烟霞:形容山水景色如烟云般的美丽。

12、卧游:躺着读书、游览。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对端州七里岩美景的赞美之作。诗中描绘了端州七里岩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首句“幽并瓯江双雁荡”,描述了瓯江两岸的雁荡山,山峦叠嶂,宛如双雁飞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幽并”指的是古代地区的名胜,而“瓯江”则是指中国的一条著名河流。

颔联“秀分蜀道一峨嵋”,则进一步描绘了端州七里岩的美丽风光。这里的“秀分”意味着端州七里岩的美丽景色与蜀道之秀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而“一峨嵋”则是指峨眉山,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其秀美的风景更是令人向往。

颈联“须知造化能融结,讵假人工巧劂剞”,则是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人文技艺的深刻感悟。他认为大自然的力量能够创造出如此美丽的景观,而人类的技艺虽然精妙,却无法超越大自然的力量。这里的“巧劂剞”是古人对雕刻、绘画等各种技艺的统称。

尾联“一日阴情多变态,四时花月总相宜”,则是诗人对端州七里岩四季美景的赞美。他感慨于大自然的变化无常,但同时又赞叹端州七里岩无论何时都展现出不同的美景,如同春花秋月一般让人陶醉。这里的“花月”指的是四季中的各种花卉和月亮。

尾联“吾生最有烟霞癖,到此顿令心志移”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迷恋和向往。他认为自己的人生中最喜爱烟霞之景,而来到端州七里岩之后,他的心境和情感都发生了改变。这里的“烟霞”是对山水景色的雅称。

最后两句“好景难逢须记取,卧游披此亦神怡”则是诗人对于美好景色的提醒和鼓励。他认为美好的景色难得一见,因此要时刻记住并珍惜这些美好时光。同时,他也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这首诗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

整首诗以赞美自然之美为主题,通过对端州七里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人类对自然美的无尽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