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翔
蟋蟀 莎鸡闲振羽,野外作秋声。 为怯霜前冷,翻从屋角鸣。 随风喧古壁,带月度虚楹。 影向檐灯近,音飘砌叶轻。 幽闺机上怨,孤馆客边情。 夜静吟偏切,更阑梦不成。 译文: 蟋蟀 莎鸡在悠闲地振翅飞翔,在野外发出秋天的声音。 因为害怕霜前的寒冷,所以反而从墙角发出声响。 随着风吹过古老的墙头,蟋蟀带着月光飞过空无一人的走廊。 蟋蟀的影子在灯光下靠近了墙壁,蟋蟀的声音轻轻飘散在窗棂之上。 赏析:
【注释】 山中:即《山中杂诗》组诗的第一首。檐前树,指屋檐下的树木。石罅泉,指石头缝里流出的泉水。梦残莺唤醒,指梦中听到鸟鸣声,醒来之后感觉像是被莺声唤醒。衣袂足云烟,衣袂被风吹动,如同云雾缭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时的清幽闲适生活。全诗以“坐”、“卧”两个动词为主,生动地描绘了隐居山林的生活画面。 首两句“坐倚檐前树,卧听石罅泉。”写在山中生活的悠闲。诗人坐在屋檐下
注释: 在茂密的树林下漫步,早晨刚下过雨。 抬头看见碧绿的雾气流动,低头看到苍色的苔藓湿滑。 赏析: 首句写诗人走在茂林之下,刚刚经历了一场春雨。“步屧”指行走时用脚踩地的声音,“屧”同“屐”。这句描写了行走时脚下的声响和环境。第二句是说,仰头看天空中的云层被新雨洗得一尘不染,洁白无瑕。而第三句则是从俯视的角度来描述,看到地上的青苔因为雨水的缘故变得湿滑,这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注释】 几树:几棵。次第:依次,一个接一个。桃花:指落花。次第开:指陆续地开放。残红:落花。催:催促。荒村:荒芜的村庄。寂寞:冷清,无人烟。无流水:没有水流。惹:惹动。渔郎:指打鱼的人。认路来:指引路。 【赏析】 这首诗是写春天的景色。首二句写花,次三句写景,末两句写人。“荒村”和“无流水”都写出了荒凉萧瑟的意境。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春日桃花盛开图,“落花”、“次第开”等字眼
注释:我之所以喜欢山间的景色,是因为喜爱那山间缭绕的云雾。我不怕衣服被雨水淋湿,因为我喜欢这山间的雨雾。 岩头瀑布泉,百道飞流急。 有许多瀑布,水流湍急,如百道飞流直下
【注释】 棹鼓:划船时用鼓声发号施令。喧阗:声音喧闹。催晓发:催促天亮出发。苍茫:辽阔无边的。吴越:泛指江南地区。云帆:高高的船帆,比喻远大的理想。绮幕:华丽的帷幔。犹见月:仍然可以看到月亮。江干:江边。渔父:打鱼的人。高眠:熟睡。垂柳:柳树。丝:细长的丝条。系:拴住。换酒:换酒喝。青天:天空。锦衣:华美的衣裳。鼎食:丰盛的饮食。非吾事:不是自己应该做的。明月清风:比喻清高的志向
《告归发潞河作》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五言律诗。 译文: 方朔常苦饥,相如常病渴。 明时许乞身,初衣辞魏阙。 革车逐扁舟,长河接溟渤。 舳舻争唱呼,鸥鹭闲出没。 帆影日外落,棹歌津头歇。 举酒酬暮云,卷帘对夜月。 悠然万里心,顿与江天豁。 注释: - 方朔: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仙人,常以“常苦饥”来比喻自己。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以“常病渴”来比喻自己。 - 乞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秋江雨过后天气凉爽,我买了船桨在江上徘徊独自前行。 鸥鹭高飞栖息在芬芳的草地洲,鳜鱼和鲈鱼纷纷被渔人捕获网中。 一声断雁伴随着凉风飘来,十里平畴上的月光皎洁明亮。 瀛海湖生起碧波荡漾,阴崖上的树木落叶声清脆响亮。 在乱流中驾舟扬帆,避开礁石穿行过桥,用力划桨前进。 浮着白沫欢呼着拼尽全力地醉归,相互唱和的歌让人心满意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寓潞河驿 客路常苦长,曦晷常苦短。 凄风日以急,归期日以缓。 明发方戒途,须臾雪花满。 寒鸦噪屋角,门外人迹罕。 欲把掌中杯,羁孤无酒伴。 去住各有时,吟啸自萧散。 注释: 1. 客路常苦长,曦晷常苦短:客人的道路常常漫长难行,太阳的时间又过得特别快。这里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艰难和时间的流逝感。 2. 凄风日以急,归期日以缓
觉海石岩 是谁登上了巨鳌的背部,用凿子开凿出混沌初开时形成的岩石。 译文: 是谁登上了巨大的鳌鱼背脊,使用凿子在混沌初开时形成的岩石上开凿。 注释: 觉海石岩 - 觉海:比喻开阔的视野或宽广的心灵。石岩:指岩石、山石。此句意谓谁能够登上巨大的鳌鱼之背,以凿子在岩石上开凿,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或视野。 谁上鳌背山,凿开混沌窍。 石髓烂如泥,石岩足清啸。 寥廓迎朝晖,沈冥敛夕照。 飞泉洒松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