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鼓喧阗催晓发,苍茫一水分吴越。
云帆摇曳竞呼风,绮幕高攀犹见月。
江干渔父正高眠,垂柳如丝系钓船。
昨夜得鱼兼换酒,举杯一醉问青天。
锦衣鼎食非吾事,明月清风若个边。

【注释】

棹鼓:划船时用鼓声发号施令。喧阗:声音喧闹。催晓发:催促天亮出发。苍茫:辽阔无边的。吴越:泛指江南地区。云帆:高高的船帆,比喻远大的理想。绮幕:华丽的帷幔。犹见月:仍然可以看到月亮。江干:江边。渔父:打鱼的人。高眠:熟睡。垂柳:柳树。丝:细长的丝条。系:拴住。换酒:换酒喝。青天:天空。锦衣:华美的衣裳。鼎食:丰盛的饮食。非吾事:不是自己应该做的。明月清风:比喻清高的志向,也指美好的自然景色。若:比得上。

平望舟中

棹鼓喧阗(xuān tián)催促着清晨出发的声音,浩瀚的水面将吴、越分开;云帆在高高的船头上摇曳着,好像与风争竞;华丽的帷幕上悬挂着高高的旗帜,仍能看见明亮的月光。江边的渔夫正熟睡,垂柳像丝一样拴住了渔船。昨天得到一条好鱼,用来换取美酒,举杯痛饮,问苍天为何这样美好。华贵的服装和丰裕的食物不是我所追求的,美丽的月光和清爽的微风是我心向往之的地方。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以“舟行”为线索,从景物的描写到情感的抒发,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诗人乘舟而行,晨雾未散,听到船头传来了急促的号令声,于是便扬帆启程,开始了一天的行程。在浩渺的水面上,船帆迎风招展,与风竞走,船影倒映在水波之中,如同一幅流动的画面。船上挂起的旗子随风飘扬,仍能看到一轮明月当空,这不禁令人想起杜甫《春宿左省》中的诗句:“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而那高高挂起的旗帜和皎洁的月光又何尝不是诗人心中那份执着的追求呢?诗人站在船头,看着江边的渔夫们悠然自得地生活着,不由得感叹道:“人生若能像他们那样无忧无虑地活着该多好啊!”

诗人又描绘了一幅渔人夜钓的情景。他看到渔夫们驾着小船静静地在江边垂钓,而那些鱼儿则在夜色中欢跃跳跃,不时跃出水面。这一幕美景让诗人想起了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不禁感慨道:“昨夜收获颇丰,今天又可以换些美酒来庆祝一番了。”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穿上华美的衣裳,品一壶美酒,仰望天空中那轮明亮的月亮,心中充满了喜悦。他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而那片广阔的天地和清新的微风,正是他心中理想的境界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