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朔恒苦饥,相如常病渴。
明时许乞身,初衣辞魏阙。
革车逐扁舟,长河接溟渤。
舳舻争唱呼,鸥鹭闲出没。
帆影日外落,棹歌津头歇。
举酒酬暮云,卷帘对夜月。
悠然万里心,顿与江天豁。

《告归发潞河作》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五言律诗。

译文:
方朔常苦饥,相如常病渴。
明时许乞身,初衣辞魏阙。
革车逐扁舟,长河接溟渤。
舳舻争唱呼,鸥鹭闲出没。
帆影日外落,棹歌津头歇。
举酒酬暮云,卷帘对夜月。
悠然万里心,顿与江天豁。

注释:

  • 方朔: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仙人,常以“常苦饥”来比喻自己。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以“常病渴”来比喻自己。
  • 乞身:请求辞去官职。
  • 魏阙:指京城洛阳,这里指朝廷。
  • 革车: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
  • 扁舟:小船。
  • 溟渤:指大海。
  • 舳(zhú)舻:船。
  • 唱呼:欢呼。
  • 鸥鹭:指水鸟。
  • 帆影:指帆船的帆影。
  • 棹歌:划船时发出的声音。
  • 暮云:傍晚的云。
  • 卷帘:拉开窗帘。

赏析: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告别潞河后所作,表达了他内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中通过对比方朔和相如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感慨。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写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