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行可
【注释】 “春云欲作雨,浮浮山带生。”:春天的云像要下雨似的,浮动着,山上草木也显得生机勃勃。 “卧听芭蕉上,萧萧一夜声。”:躺着听着芭蕉上滴答滴答的声音,一夜都在下雨。 【赏析】 《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写于公元768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当时诗人在成都草堂。这首诗通过对雨的细腻刻画,把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都写出来了。全诗以对雨的喜爱之情为主线,描绘了春雨的细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湖上逢故人(第一句):在湖上遇到老朋友。 与君吟赏十年馀(第二句):与你一起吟咏欣赏,已经有十年多了。 博雅翩翩是我师(第三句):你的博学多才,优雅潇洒,使我受益匪浅,犹如我的老师。 悬磬由来无长物(第四句):我从来没有过什么珍贵的物品。 携筇到处有新诗(第五句):我背着手杖到处都有新的诗句。 烟霞自足几两屐(第六句):我欣赏着烟霞美景
诗句释义: 1. 玉立亭 - "亭"指的是一个建筑物,通常用于提供休憩的场所。在这里,“玉立”形容亭子如同玉石般高耸挺拔。 2. 落日孤亭依翠微 - "落日"指的是夕阳西下,"孤亭"指的是单独的亭子,位于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依翠微"则形容亭子周围环境如翡翠般美丽。 3. 高僧曾此悟禅机 - "高僧"指的是有修为的僧人,"悟禅机"指的是领悟佛教中的禅宗精髓或道理。这表达了诗人对高僧在此地修行
译文: 夜深人静我难以入睡,薄薄的帷幕映照着明亮的月亮。 披上衣服站立在庭院,星汉灿烂排列成列。 深夜时分万物都静止不动,蟋蟀的叫声凄切彻夜。 怀念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前欢悦的时刻历历在目。 为何朋友间的情谊如此坚定?三年时间却因离别而受损。 离别不足为恨,只要履行承诺就没有瑕疵。 丹青信誓永不改变,即使远在他乡也能清晰可见。 苍劲的松柏历经霜雪依然挺拔,不学柔弱的女萝草纠缠不清。
诗句释义: 1. 南屏寺前池水碧云凝:“南屏寺”,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前池水碧”描绘了寺庙前的池塘清澈见底,水面上漂浮着绿色的荷叶和几朵盛开的荷花,仿佛是一幅生动的水墨画。“碧云凝”则形容这些水珠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美丽的光泽,如同凝结成片的白云,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2. 寺里烟霞上几层:“寺里烟霞”可能是指寺庙内的云雾缭绕的景象
【注释】 句曲:山名,在今安徽滁县南。云山径路深:指山道曲折幽暗。啼莺:即春莺,春天的黄莺。柳阴:指柳树成排形成的林荫。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幅暮春三月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光画卷,表现了诗人赏春的情趣。首联写景,“句曲”点明地点,“道中”表明是行旅之人;二、三句写景,“千围粉堞隐疏林”是说句曲山中道路迂回,层层叠叠的城墙掩映在疏落的树林之中;“啼莺不管春光尽”是说春光虽然已尽
【注释】 孤屿:指山中孤立的一座岛屿。媚:形容清涟水色美好,这里指波光闪映着美丽的样子。清涟:水清澈的样子。带:环绕、笼罩。林薄:树林稀疏的地方。庭空:庭院空旷。不见人:没有人来。径:小路。幽花:深藏不露的花。落:凋谢。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诗人在描绘了孤屿媚清涟、寒烟带林薄、庭空不见人等景色后,又描写出一径幽花落的景象。这首诗语言清新明净,意境清远空灵,有“诗中有画”的效果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代至大三年(1310年),是一首抒写送别之情的诗。作者在这首诗中描写了与景坡分手时的情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依依不舍之情。全诗语言凝练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而含蓄蕴藉,充分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 “寒烟弥宇际,朔气侵征裳。”这句诗描述了送别的场景。寒烟弥漫在天际,朔风吹过衣襟。这是一幅凄清寒冷的画面,展现了冬日离别时的凄凉景象。 “有客赋远游
【赏析】 冷泉亭是杭州的一处名胜,位于西湖南岸,为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建。此诗描写了冷泉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感受。 首句“冷泉亭外石巑岏”,直接描绘了冷泉亭外的自然环境,石巑岏形容石头高耸、险峻的景象,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次句“雨洗山根走急湍”,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脚下溪流的动态,雨后水流湍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接着第三句“桂子落残秋意老”,描绘了秋天的气息和落叶的情景。桂子是桂花的果实
空涛阁,位于高耸的悬崖之上,四面峭壁环绕,只有一条小路可以进入。 松树苍翠茂盛,郁郁葱葱,仿佛是青色的烟雾弥漫在空荡荡的山谷中。我坐在阁上,抱着膝盖,尽情地想象着玄妙的事情。 一阵涛声传来,如同秋风吹过,使得阁上的树叶沙沙作响,发出悦耳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