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行可
【诗句释义】 1. 缅昔玉堂仙:回想从前,在朝为官的玉堂仙。 2. 高情属丘壑:高尚的情感寄托于山野之间。 3. 梧竹罗庭除:庭院中种植着梧桐和竹子。 4. 文史秘斋阁:收藏着珍贵的文献和史书,是书房的一部分。 5. 欹枕待春莺:靠在枕头上等待春天的黄莺。 6. 调弦惊夜鹤:弹奏琴弦惊动了夜晚栖息的白鹤。 7. 羊裙书更精:羊皮卷的书籍更加精妙。 8. 邺下才偏博
翻译: 凫飞为鸿,云渰成嶂。 译文: 野鸭飞翔如同大雁,云层笼罩形成山峰。 注释: - 凫飞:指野鸭飞翔。 - 为鸿:比喻野鸭飞翔的壮观,如同大雁一般。 - 云渰成嶂:云层笼罩形成山峰的意象。 寸失于尺,铢失于两。 译文: 一尺的失误在一寸中显现,一两的失误在两铢中体现。 注释: - 寸失于尺:比喻小错误在较大尺度上显露。 - 铢失于两:比喻小错误在更大尺度上显现。
【注】蒹葭:一种水生植物,叶子扁平。漾碧轩:水边小亭。 荷风香散入蒹葭, 荷花的清香随风飘进水边芦苇丛中。 漾碧轩前不见花。 站在水边亭子前,只见一片碧绿的荷叶。 落日众山青不了, 夕阳西下映照在群山之上,但它们依然呈现出绿色。 接天秋水浩无涯, 秋水无边无际,浩瀚无垠。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通过描写晚霞映照下的荷塘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壮美。全诗语言优美、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别径:偏僻的小路。白衲庵:位于灵隐寺西北角,是杭州著名的古刹。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了灵隐寺旁的白衲庵。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句“白衲庵”点明地点,交代出此诗的背景。次句写景,描绘出山间小道的幽静,以及那如泉声和竹影般的清凉感觉。第三句写人,描绘出诗人闲适自在的心境。最后一句写景,以石笋峰头白衲房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寄托了自己超脱尘世、追求宁静的情怀
九里松 谡谡松风九里清,高秋乘晓绕山行。夜来雨过泉逾急,泻出泠泠石上声。 注释:松树林里的风吹得非常清爽,在高高的秋天我趁着早晨去山中行走。夜里下过了一场雨,泉水更加湍急了,从石头上泻出的声音像水一样清凉。 赏析:本诗描写作者登山时所听到的泉鸣声。开头二句写松风,三、四句写夜雨后泉水激流,最后一句写泉水飞溅的声音。全诗写景状物,生动形象,有声有色,富有音乐感和画面感
【译文】 蓬草生长在麻田,蔹草蔓生于旷野。我行走时思念你,山河阻隔难相见。思念你渡过大海,忧虑心如舂杵般痛苦。谁能与你同流水,日月照临朝宗庙?鴥鸟清晨鸣于林,子去之后杳无音信。 【注释】 1. 蓬:蓬草。 2. 依:依靠、附着。 3. 蔹:一种蔓生的植物,也称为“水杨”。 4. 我行思子:我行走时思念你。 5. 山川伊阻:山河阻隔,难以相见。 6. 念子浮海:思念你如同渡海一般艰难。 7.
𢷬衣曲 征夫万里长为戍,月明今夜知何处。 城头哑哑闻乌啼,秋风淅沥愁难寐。 起坐闲庭夜𢷬衣,𢷬衣对影空垂泪。 妾今夜夜愁君寒,君心那得长相弃。 注释: - 𢷬衣曲:即《𢷬衣》,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乐府诗。 - 征夫:远行的士兵或丈夫。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戍:驻守边疆的城堡或军事要塞。 - 哑哑:鸟鸣声。 - 秋:季节,这里指秋季。 - 淅沥:雨声。 - 起坐:起身和坐下。 - 闲庭
原田 原田不耨(nong,耕耘),维草其宅(草生)。 美稷不穫(hui,收获),维禽其食(鸟生)。 我有灵渊(深池),曷为堙塞(填平)? 尘坌汨意(淹没意志),美好乱色(混淆色彩)。 日居月诸(太阳和月亮),如弦如翼(像弓和箭)。 愚者恋岁(年老),君子怀德(心怀德行)。 高山易树(易长树木),卑渚易荻(易长芦苇)。 我思古人(思念古人),心如结织(心绪纷乱)。 奉以周旋(恭敬地应对)
人生冀安乐,万事更何知。 五亩青山宅,一湾明月池。 梅花绕屋种,橘柚当窗垂。 野老时相问,悠然物外期。
西园竹万个,南涧杏千株。 鱼乐当阶跃,鸟欢隔树呼。 云过开锦绣,风度送笙竽。 一枕邯郸梦,人间事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