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屿媚清涟,寒烟带林薄。
庭空不见人,一径幽花落。
【注释】
孤屿:指山中孤立的一座岛屿。媚:形容清涟水色美好,这里指波光闪映着美丽的样子。清涟:水清澈的样子。带:环绕、笼罩。林薄:树林稀疏的地方。庭空:庭院空旷。不见人:没有人来。径:小路。幽花:深藏不露的花。落:凋谢。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诗人在描绘了孤屿媚清涟、寒烟带林薄、庭空不见人等景色后,又描写出一径幽花落的景象。这首诗语言清新明净,意境清远空灵,有“诗中有画”的效果。
孤屿媚清涟,寒烟带林薄。
庭空不见人,一径幽花落。
【注释】
孤屿:指山中孤立的一座岛屿。媚:形容清涟水色美好,这里指波光闪映着美丽的样子。清涟:水清澈的样子。带:环绕、笼罩。林薄:树林稀疏的地方。庭空:庭院空旷。不见人:没有人来。径:小路。幽花:深藏不露的花。落:凋谢。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诗人在描绘了孤屿媚清涟、寒烟带林薄、庭空不见人等景色后,又描写出一径幽花落的景象。这首诗语言清新明净,意境清远空灵,有“诗中有画”的效果。
特立孤亭隐翠微,空山春早客来稀。 望深烟景堪投策,坐久岚光欲染衣。 赤鲤惊看牵藻去,白鸥闲自傍人飞。 芳洲杜若应思采,那得扁舟系钓矶。 逐句释义: 1. 特立孤亭隐翠微,空山春早客来稀。 - 特立孤亭:指一座独立而孤傲的亭子,通常位于幽静或景色优美之处。 - 隐翠微:形容亭子周围环境幽静,与世隔绝,只有翠绿的植物和细微的声音能与之为伴。 - 空山春早:描述了春天时节山间寂静的景象
【注释】 忆江南:词牌名,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又名“忆江南引”、“采莲子”、“一箩金”。《乐府杂录》载:“开元中,太常歌者辞拙于理,上命乐工创此曲,以述明皇幸蜀之事,后用为词调。” 偶成:即偶然而成的诗句。 西园:指作者的住所或园林。 万:极言其多。 南涧:山涧之南边。 杏千株:指杏树之多。 鱼乐:鱼在水中游动时的快乐心情。 鸟欢:鸟儿欢叫。隔树呼:隔着树枝互相呼唤。 云过:云彩飘过。开锦绣
《忆江南偶成 其一》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生活画面,通过对山水、花木、家禽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人生冀安乐,万事更何知。 - 人生期望的是安宁与快乐,但世事无常,万事皆难预料。 2. 五亩青山宅,一湾明月池。 - 拥有一片青翠的山峦环绕的家园,池塘边映着皎洁的月光。 3. 梅花绕屋种
秋意 清秋新雨后,天气晚生凉。 月散虚中影,风飘空外香。 鹪鹩聊暂息,鸿鹄相高翔。 作客惊时序,钟声出禁长。 注释: - 清秋新雨后:秋天刚过,又一场新雨,空气清新。 - 天气晚生凉:随着太阳落山,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夜晚渐冷。 - 月散虚中影:月光洒在空旷的田野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倒影。 - 风飘空外香:微风吹过,带来远处花香的味道。 - 鹪鹩(jiāo liáo)聊暂息:鹪鹩是一种小鸟
《玉泉山》 注释: 野亭花历乱,春色昼霏微。 柳暗云初合,山深鸟不飞。 寒流鸣玉涧,空翠袭人衣。 却爱经行处,闲僧扫石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玉泉山的自然景观,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首句“野亭花历乱,春色昼霏微。”描绘了野亭中的繁花盛开的景象,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彩。这里的“霏微”形容春光明媚,给人一种温暖而舒适的感觉。
【注释】 赋得章台柳: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七言绝句。章台,即汉长安城东门名章城门。这里代指京城长安。 长条:柳枝。 相思偏忆去年时:偏:特别;忆:回忆。思念着去年分别时候的情景。 王孙:本义是贵族、官僚。此处泛指南方人。 系马:拴马。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表达了自己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意绵绵。 首句“曾折长条赠别离”,以“赠”字领起
泛泖 浮屠十丈枕平川,浪涌珠光日倒悬。 客泛星槎疑入汉,僧耽水观不知年。 晓霜枫叶明村市,暮雨芦花失钓船。 浣尽尘缨心境寂,钟声忽逗半江烟。 译文: 寺庙高耸入云,仿佛在平地之上。海浪汹涌拍打着寺庙的屋角,犹如珍珠闪耀。我乘着星槎般的小船在湖面上飘荡,仿佛进入了汉代的汉水。僧人痴迷于湖边的景色,忘记了时间。清晨霜打枫叶,照亮了村庄的集市;傍晚雨打芦花,渔船失去了踪迹。洗净世俗的烦恼
泛白龙潭 百顷寒潭依古寺,隔林风景树苍苍。 天连野水平桥绿,云度溪阴拂袂凉。 飞阁层层悬鸟路,晴沙浅浅没鱼床。 由来此地春偏好,两岸蘼芜缀夕阳。 【注释】 1. 泛白龙潭:泛指游览、欣赏白龙潭的风景。 2. 百顷寒潭:指白龙潭面积广阔,水色清澈透明,给人以冷清的感觉。 3. 古寺:指附近的寺庙,历史悠久。 4. 隔林风景树苍苍:形容周围树木茂密,景色宜人。 5. 天连野平:形容天空与地面相连
吴山大观亭 选胜登临兴自豪,披襟对酒咏离骚。 坐来湖影摇空碧,啸入江声作远涛。 灵气常通三竺近,浮云忽断两峰高。 秋风桂子云中落,时见天香满客袍。 注释: 1. 选胜登临兴自豪:在美丽的风景中选择一处最佳之地,登上高处欣赏美景并感到自豪。 2. 披襟对酒咏离骚:解开衣襟,端起酒杯,吟诵屈原的《离骚》。 3. 坐来湖影摇空碧:坐下来的时候,湖面的影子摇动着清澈的天空。 4. 啸入江声作远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诗句大意和赏析。 从“忆庭前竹”中可看出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由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诗人以竹自喻,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遥怜”是怜爱的意思;“无人”指的是远离故乡、身在异地的游子。诗人用“霜色”“修竹残”来写景抒情,表现了深秋时节寒意逼人的萧瑟气氛,以及游子的孤独寂寞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诗句大意和赏析。 从“忆庭前竹”中可看出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由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诗人以竹自喻,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遥怜”是怜爱的意思;“无人”指的是远离故乡、身在异地的游子。诗人用“霜色”“修竹残”来写景抒情,表现了深秋时节寒意逼人的萧瑟气氛,以及游子的孤独寂寞之情
【注释】 赋得章台柳: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七言绝句。章台,即汉长安城东门名章城门。这里代指京城长安。 长条:柳枝。 相思偏忆去年时:偏:特别;忆:回忆。思念着去年分别时候的情景。 王孙:本义是贵族、官僚。此处泛指南方人。 系马:拴马。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表达了自己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意绵绵。 首句“曾折长条赠别离”,以“赠”字领起
【注释】 句曲:山名,在今安徽滁县南。云山径路深:指山道曲折幽暗。啼莺:即春莺,春天的黄莺。柳阴:指柳树成排形成的林荫。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幅暮春三月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光画卷,表现了诗人赏春的情趣。首联写景,“句曲”点明地点,“道中”表明是行旅之人;二、三句写景,“千围粉堞隐疏林”是说句曲山中道路迂回,层层叠叠的城墙掩映在疏落的树林之中;“啼莺不管春光尽”是说春光虽然已尽
空涛阁,位于高耸的悬崖之上,四面峭壁环绕,只有一条小路可以进入。 松树苍翠茂盛,郁郁葱葱,仿佛是青色的烟雾弥漫在空荡荡的山谷中。我坐在阁上,抱着膝盖,尽情地想象着玄妙的事情。 一阵涛声传来,如同秋风吹过,使得阁上的树叶沙沙作响,发出悦耳的声响
【注释】 “春云欲作雨,浮浮山带生。”:春天的云像要下雨似的,浮动着,山上草木也显得生机勃勃。 “卧听芭蕉上,萧萧一夜声。”:躺着听着芭蕉上滴答滴答的声音,一夜都在下雨。 【赏析】 《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写于公元768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当时诗人在成都草堂。这首诗通过对雨的细腻刻画,把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都写出来了。全诗以对雨的喜爱之情为主线,描绘了春雨的细腻
特立孤亭隐翠微,空山春早客来稀。 望深烟景堪投策,坐久岚光欲染衣。 赤鲤惊看牵藻去,白鸥闲自傍人飞。 芳洲杜若应思采,那得扁舟系钓矶。 逐句释义: 1. 特立孤亭隐翠微,空山春早客来稀。 - 特立孤亭:指一座独立而孤傲的亭子,通常位于幽静或景色优美之处。 - 隐翠微:形容亭子周围环境幽静,与世隔绝,只有翠绿的植物和细微的声音能与之为伴。 - 空山春早:描述了春天时节山间寂静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