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
【注释】 盖棺(gài quān):掩埋棺材。 万迹:指无数事物。 输公:赞美对方。 勘(kān)破:了解透彻。 见古人:指明于事理,与古人无异。 【赏析】 《挽温方伯》是一首七律诗。诗人以盖棺定论的口气,对死者生前的所作所为作了评价。首联“一日盖棺万迹陈”,说某人一生行止,如今已为世人所熟知。这一句中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指死者一生的行为已被人们所熟知;二是指死后其身后之事已全部显露
诗句 我入铨曹询故事,心香一瓣属天台。 译文 我踏入吏部查问往事,心中虔诚地献上一片香瓣。 注释 1. “我入铨曹询故事”:进入吏部,查询关于黄亚卿的故事。 2. “心香一瓣属天台”:心中的虔诚如同香气一样献给天台,表示对黄亚卿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蔡清所作《哀天台黄亚卿二首·其二》的开头部分,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黄亚卿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询问吏部来了解黄亚卿的故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题建溪竹》。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第一句“一见此君便有情”,表达了诗人在见到这根竹子之后,立刻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里的“一见”指的是第一次看到,“此君”指的是这根竹子。 2. 第二句“况临浮碧涵虚清”,形容这根竹子生长在清澈的水面之上,四周环绕着清澈的水波。这里的“浮碧”、“涵虚”和“清”分别形容水、天和竹子的特点,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3.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和语言特点来分析即可。“钱谷”“算”等关键词语的注释要结合诗句内容来分析。 【答案】 第一首:钱粮不是自己的职责;能计算粮食的多少,就能促进太平。第二首:多学一些知识(学问),并非靠口耳相传。此行去两广任职,应当做一个旧书生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诗的思想感情的能力,答题时先要读懂诗歌,然后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主要人物和诗歌的抒情方式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十年自占优闲地,一札传来归夜台”,这两句是说作者在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占据着这个优闲的官位,而今天突然收到一封令人丧气的来信,原来是皇帝下诏让他回京做小官。诗人面对诏书,内心非常痛苦,但为了大局,不得不服从命令。从“十年”可以看出
【注释】 见:被。武夷:山名,在今福建武夷山,是大庾岭和梅岭之间的山。二首:这里指的是第二首诗。其一:第一首诗的第一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游人登临武夷山的所见所感。前两句写诗人每日都在山水之间徘徊,今日终于来到了闻名已久的武夷山,不禁为之神往。后两句是说,登上武夷山后,只见到一片青山绿水,却不知山上是否有神灵存在。 此诗以“问”字起兴,点出游者的身份——游客,并表明了游者的心境——心旷神怡
《别邹汝愚谪雷州某所吏目五首·其二》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蔡清的作品,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邹汝愚被贬至雷州某所的深深不舍与理解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识君未三月:意思是说,认识你的时间还不足三个月。 2. 别君遽万里:离别你匆忙地跨越了万里之遥。 3. 终不为君恨:始终不会因为你而感到遗憾或怨恨。 4. 天地有正气:天地之中充满了正义和正气。 蔡清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 识君未三月,别君遽万里。 自疑非丈夫,泪落不能止。 注释: - 识君未三月:意思是认识你不到三个月。 - 别君遽万里:意思是离别你就要离开万里之外。 - 自疑非丈夫:意思是自己怀疑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 泪落不能止:意思是眼泪流下来停不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蔡清的《别邹汝愚谪雷州某所吏目五首·其一》。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不舍和忧虑
注释:风本来是自然界的造化力量,但它从哪里来?原来是从人的手中产生。因此我想到天下事,也需要人力。 赏析: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他认为,风是由人的手创造出来的,而天下事也是由人的努力创造出来的。这体现了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即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创造出美好的世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的担忧。他认为,天下事并非完全依赖于自然的造化力量,而是需要人力的参与
注释:一道风云,一道风景。次第经,经过。低徊有意在沙汀,低徊,徘徊。丁宁,叮嘱。缄鳞,闭鳞。沧浪,沧海。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风景的诗。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道风云和一条沙汀,通过写风云、沙汀等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态度和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