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原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描述了鸡足山的壮丽景色和佛教文化。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赏析: 1. 叶榆水从山脚流,点苍鸡足皆神丘。(译文:树叶茂密如盖,河水从山脚流过,点苍山脚下都是神圣的山峰。) 注释:叶榆水,即洱海,位于今天的云南省大理市。点苍山,位于今天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主峰马龙峰海拔4122米,是中国西南地区的著名高峰之一。 赏析:诗中通过描写水流的清澈和山峰的雄伟
诗句释义 1 彤庭开黼座,宝册下青宫。 - 描述在华丽的宫殿中,皇帝打开宝册册立皇太子的场景。“彤庭”指的是皇宫中的红色殿堂;“黼座”是古代帝王坐的席位,用黑红两色织成的礼服,象征尊贵与权威。“宝册”指皇帝颁发的正式文书。 2. 众意归元子,天心启圣衷。 - 表示众人的意愿都集中于新被册立的皇太子身上,显示他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受到天意的认可。 3. 岐嶷真异质,仁孝自家风。 -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 关键词: "流河阻风" - 注释: "流河"可能是指河流受阻,导致船只无法通行。"阻风"则意味着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的船舶航行受阻。 - 译文: 客思正无赖,流河日夕风。 - 赏析: 此句以简洁的四字句形式描绘了因河流受阻而导致的旅途困境,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因受阻而感到的无奈和沮丧。 第二句 - 关键词: "柳迷津路合" - 注释:
元夕,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这首诗写在元宵佳节之夜,诗人与友人相聚于烟雨楼饮酒赏月的情景。 萧萧宿莽暧空洲(注释1):萧萧:草木随风声,形容风声凄切;宿莽:草丛;暧空洲:暖和的洲渚。 杰阁平临湖水头(注释2):杰阁:高耸入云的楼宇;平临:水平面接近;湖水头:湖边。 火树正当春夕永(注释3):火树:用火烧制的树木;春夕永:长夜未尽。 星桥还带暮云流(注释4):星桥:指银河;暮云:傍晚的云气。
【注释】 江上别徐惟和兄弟:江水上涨,驿路风吹杨柳枝,江云江草不胜悲。也知远道终须别,借得离筵驻片时。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徐惟和兄弟的诗作。诗人在送别之时,以杨柳为伴,风中摇曳,江云、江草,皆因分别而显得黯然失色。但友人也知道,离别终归要来,所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首句“驿路风吹杨柳枝”,写诗人与友人相别的地点。驿路即驿道,指驿站的道路,这里泛指旅途中的道路
【注释】 澄江道中:在澄州(今江西靖安县)的江边道途中。岁晚厌行役:一年将尽,厌倦了奔波劳苦。单车:独骑一车。遑处:没有地方安顿。衾冷不成寐:被褥太薄,难以入睡。日将暮:天快黑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从旅途的感受出发,以清丽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冬末春初雪霁后,江上寒天、急风、怒涛和落梅飘荡的图景。全诗以简洁明快的风格,表现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开头二句:“岁晚厌行役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在鸡足山寻找真迹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偶从洞府寻真诰,便叩天门谒帝君。 偶:偶然。洞府:山洞中的住所。真诰:真迹或真经。天门: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门户。谒帝君:拜见帝王。 注释:我偶然来到山洞中寻找真迹,于是去叩响了神仙居住的门户,拜见了皇帝陛下(即玉皇大帝)。 2. 幡影摩空虹掩映,香烟吹雾鹤缤纷。 幡影:旗影,指的是旗帜在天空中的影子。摩空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偪侧何偪侧,行尽江南又江北。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仪真道中看到桃花盛开的景象。"偪侧"是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行尽江南又江北"表达了诗人在江南和江北之间行走的旅程。 2. 二月桃花烂漫开,灿若朝霞弄春色。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看到的二月桃花盛开的景象。"烂漫开"是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灿若朝霞"则是形容桃花的颜色像朝霞一样鲜艳。 3. 今年苦雨花较迟,江北不如江南时。
石门 层层迢递水潺潺,岚翠淋漓杳霭间。 客子不知天万里,搴帷疑作建溪山。 【注释】 迢递:远而长貌。 搴:提起。 赏析: 此诗写游历名山胜景的愉快心情。首句写石门的地势高峻,水流湍急,层层叠叠,水声潺潺。次句写石门周围山势高耸,郁郁葱葱,岚气升腾缭绕,一片迷蒙。后两句写自己站在石门上眺望远方,只见天连云际,茫茫无际;而脚下的石门却像一座高山一样耸立着。诗人面对如此壮丽景色
客思正无赖,流河日夕风。 柳迷津路合,云散驿楼空。 鼓角心堪折,关山信不同。 平生萧瑟意,半是道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