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榆水从山脚流,点苍鸡足皆神丘。
东西对峙争奇绝,翩翩灵迹垂千秋。
我闻鸡足之山原净土,迦叶授衣即其处。
禅宗正印信难求,释氏遗踪或可睹。
相传八月佛放光,轮囷五色还非常。
琳宫绀宇不知数,浮屠宝刹凌苍苍。
我来登览多所历,烟雾冥冥恍相失。
披径先寻兜率庵,扪萝直上袈裟石。
江风吹云雨如注,猢狲梯滑不可度。
大悲阁在山之颠,下视群峰互吞吐。
须臾雨散云亦开,指点遥山青翠来。
丽江雪山白炤眼,茫茫洱海浮银杯。
舍身崖峭多虎迹,仙棋石上草花碧。
拜佛崖悬千仞冈,曹溪泉冷成丹液。
华首门扃亦已久,昔时衣钵今何有。
洞天寂寂云四封,层峦半壁苔衣厚。
俯瞷下方亦可怜,幻成百里兜罗绵。
我心亦作空明想,便知钵里开青莲。
山雨初收还吐云,白毫光里气氤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描述了鸡足山的壮丽景色和佛教文化。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赏析:

  1. 叶榆水从山脚流,点苍鸡足皆神丘。(译文:树叶茂密如盖,河水从山脚流过,点苍山脚下都是神圣的山峰。)
    注释:叶榆水,即洱海,位于今天的云南省大理市。点苍山,位于今天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主峰马龙峰海拔4122米,是中国西南地区的著名高峰之一。
    赏析:诗中通过描写水流的清澈和山峰的雄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鸡足山与佛教文化的紧密联系。

  2. 东西对峙争奇绝,翩翩灵迹垂千秋。(译文:东、西两座山峰相对而立,它们之间的奇景让人叹为观止,它们的灵迹流传千古。)
    注释:灵迹,指佛祖释迦牟尼留下的足迹或遗迹。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鸡足山的壮观景象,以及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3. 我闻鸡足之山原净土,迦叶授衣即其处。(译文:我听闻鸡足山是一个清净的原野,迦叶尊者就是在这里传授佛法的。)
    注释:迦叶尊者,即迦叶佛祖,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教导众生佛法而闻名。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鸡足山作为佛教圣地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4. 禅宗正印信难求,释氏遗踪或可睹。(译文:禅宗的根本教义难以寻求,但释迦牟尼的遗迹或许可以见到。)
    注释:禅宗,又称佛教禅宗,是中国汉传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释氏,指释迦牟尼,佛教创立者。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探索佛教真谛的愿望和对历史遗迹的珍视。

  5. 相传八月佛放光,轮囷五色还非常。(译文:相传在八月佛祖会放光,五彩斑斓,非常罕见。)
    注释:轮囷,形容色彩缤纷的样子。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佛光的神奇景象,以及佛教节日的热闹气氛。

  6. 琳宫绀宇不知数,浮屠宝刹凌苍苍。(译文:琳琅满目的宫殿和华丽的寺庙数不胜数,高耸入云的宝塔矗立在苍茫之中。)
    注释:琳宫,指美丽的宫殿。绀宇,指颜色鲜艳的建筑物。浮屠,指佛教建筑。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琳琅满目、宏伟壮观的建筑群的描绘,展现了鸡足山的繁华与庄重。

  7. 我来登览多所历,烟雾冥冥恍相失。(译文:我来此游览观赏了许多地方,烟雾缭绕中仿佛迷失了方向。)
    注释:登览,指游览观赏。冥冥,形容烟雾弥漫的景象。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鸡足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在大自然面前感受到的渺小。

  8. 披径先寻兜率庵,扪萝直上袈裟石。(译文:我先沿着小路寻找兜率庵,攀援着藤蔓直接登上袈裟石。)
    注释:兜率庵,位于鸡足山中部的一座寺庙。袈裟石,指一块巨大的石头,传说上有佛祖的袈裟痕迹。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鸡足山寻找兜率庵的过程,以及攀登过程中的艰辛与成就感。

  9. 江风吹云雨如注,猢狲梯滑不可度。(译文:江风卷起乌云,大雨倾盆而下,猴子梯变得滑腻难以攀登。)
    注释:猢狲梯,指一种用于登山的工具,形似猴子,因而得名。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鸡足山天气多变、地形复杂的特点,以及登山过程中的挑战。

  10. 大悲阁在山之颠,下视群峰互吞吐。(译文:大悲阁位于山顶,俯瞰群山相互交错。)
    注释:大悲阁,位于鸡足山最高处的大悲寺内。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鸡足山美景的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赞叹。

  11. 须臾雨散云亦开,指点遥山青翠来。(译文:片刻间雨停云散,远方的山峰变得青翠欲滴。)
    注释:须臾,指片刻间。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雨后鸡足山的美丽景色,以及云雾缭绕中的神秘感。

  12. 丽江雪山白炤眼,茫茫洱海浮银杯。(译文:丽江雪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洱海上空泛着银色的光华。)
    注释:丽江雪山,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丽江雪山和洱海的描绘,展现了鸡足山周边的自然风光之美。

  13. 舍身崖峭多虎迹,仙棋石上草花碧。(译文:舍身崖陡峭险峻,布满了虎的痕迹;仙棋石上长满了绿色的草花。)
    注释:舍身崖,位于鸡足山中部的一座悬崖上,传说曾有僧人在此舍身为僧。仙棋石,位于鸡足山中部的一座巨石上,上面刻有佛像。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舍身崖和仙棋石的独特景观,以及这些地方的神秘感。

  14. 拜佛崖悬千仞冈,曹溪泉冷成丹液。(译文:拜佛崖高耸入云,悬崖之上有泉水清凉如药。)
    注释:曹溪泉,位于鸡足山南部的一座山泉。丹液,指丹药或药物。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拜佛崖和曹溪泉的描述,传达了鸡足山深厚的宗教文化气息。

  15. 华首门扃亦已久,昔时衣钵今何有。(译文:华首门已经关闭很久了,往日的衣钵现在在哪里?)
    注释:华首门,位于鸡足山中部的一座寺庙。衣钵,佛教徒修行时使用的法器和经书。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佛教文化遗址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思考。

  16. 洞天寂寂云四封,层峦半壁苔衣厚。(译文:洞天之中寂静无声,四周被云雾环绕;山壁上长满了苔藓。)
    注释:洞天,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鸡足山中的洞穴或秘境。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鸡足山内部的神秘氛围,以及自然环境的美丽。

  17. 俯瞷下方亦可怜,幻成百里兜罗绵。(译文:向下俯瞰下方也同样令人感慨,它幻化成百里地的锦绣山河。)
    注释:兜罗绵,指连绵不断的锦绣山河。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其美丽景色的惊叹。

  18. 我心亦作空明想,便知钵里开青莲。(译文:我的心也化作了空明的想法,便知道钵里开了一朵青色的莲花。)
    注释:空明想,指超脱世俗、心无杂念的状态。钵里开青莲,指佛教中的禅定境界,喻意心灵纯净。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悟和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佛教修行的意义。

  19. 山雨初收还吐云,白毫光里气氤氲。(译文:山雨刚停又飘起白云,白毫光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
    注释:白毫,指佛教僧侣头上的白毫发。氤氲,指气体浓密、模糊不清。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山雨过后的清新景象和佛教文化的象征意义。

  20. (此处结束全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