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从洞府寻真诰,便叩天门谒帝君。
幡影摩空虹掩映,香烟吹雾鹤缤纷。
尘心未尽空惆怅,绛节瑶笙杳不闻。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在鸡足山寻找真迹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偶从洞府寻真诰,便叩天门谒帝君。
偶:偶然。洞府:山洞中的住所。真诰:真迹或真经。天门: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门户。谒帝君:拜见帝王。
注释:我偶然来到山洞中寻找真迹,于是去叩响了神仙居住的门户,拜见了皇帝陛下(即玉皇大帝)。幡影摩空虹掩映,香烟吹雾鹤缤纷。
幡影:旗影,指的是旗帜在天空中的影子。摩空:触摸到天空,形容旗帜高高飘扬。虹:彩虹,这里比喻山峰。掩映:互相遮掩。香烟:香烟缭绕。吹雾:烟雾弥漫。鹤:仙鹤,这里借指神仙。缤纷:色彩繁多,这里指仙鹤飞翔时的壮观景象。
注释:旗帜的影子触摸到天空,彩虹在山峰间相互遮掩,香烟缭绕,仙鹤在云雾中飞翔,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尘心未尽空惆怅,绛节瑶笙杳不闻。
尘心:世俗之心。绛节:红色的节杖,古代官员出行时使用的仪仗之一,这里可能是指道士的法杖。瑶笙:美丽的笙管乐器,这里可能是指道士演奏的音乐。杳:远,消失不见。
注释:我的世俗之心尚未得到净化,心中充满了惆怅。道士的法杖和美妙的音乐都消失在了远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寻找真迹过程中所见所感。从一开始的偶然发现山洞,到最后的神秘仙境,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道教的崇敬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仙人形象,诗人展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无奈和对于超脱尘世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