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岳
【注释】 访玉清观道士祈雨不遇用前韵:到玉清观去访问道士,祈求天降甘霖。不遇:没有遇到。前韵:即“前词”,指前面的词。方舟亭午泊溪沙:船停泊在溪沙上,正午时分。舟:小船。方舟:古代称小船为方舟。亭午:正午。 杖策重寻羽士家:拄着手杖,重访一位隐士的家。重:又。寻:拜访。羽士:道士。 池涸已荒书带草:池塘干枯了,长满了带状的草。已:已经。荒:荒废。书带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庭幽还见木犀花
【注释】 郡郭:指城市。具观:全部观赏。频来:屡次前来。杖屦(jǔ):拄着拐杖,穿着草鞋。诘曲:曲折。山色崔嵬(wéi wén):形容山峰高大而陡峻。轩冕:古代卿大夫的冠服,这里借指官职。图书:指书卷或学问。儒酸:儒家学者的酸味。病馀筋力犹供客:因病体衰弱,尚能勉强招待客人。日课园蔬侑素盘:每日种菜,用来陪衬素净的盘食。 【赏析】 《一素亭和见素韵二首·其二》,是北宋文学家苏辙所作
【注释】 储:储存。见素韵:指写诗应遵循的平仄声调,见素即见“平”字和“仄”字。 一素亭和见素韵二首其一:这是第一首。 千卷储书作墨庄,梦随春草到池塘。 涓涓碧井分仙社,面面青峰隔女墙。 丹桂燕山多异种,金砂樵谷有遗方。 接䍠倒著闲临水,照见䰐鬖发影长。 【赏析】 此为作者在一素亭中与友人对诗时所作的一首七绝。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幽静秀美、富有诗意的画面,表达了自己淡泊明志
晓行茶洋怀恒叔太仆 建溪南下接炎荒,八月霜飞草未黄。 乱石滩头横剑戟,幽泉石罅奏笙簧。 轻帆破浪回旋疾,陡径开云应接忙。 却忆陶园隐君子,卧看海日上扶桑。 译文: 早晨在茶洋出发,怀念恒叔这位太仆。 建溪水向南流,连接着炎热的荒地,八月间,霜雪飞扬,草木尚未变黄。 乱石滩边,剑戟交错;幽深的泉水中,石缝间传来清脆的笙簧声,如同演奏一曲美妙的音乐。 轻快的船帆冲破波浪向前疾驰
寓建宁玉清观次杨恒叔太仆韵三首窗悬石溜径浮沙,洞里神仙别有家。 玄圃开云深种玉,丹崖向日更移花。 天垂碧野千峰绕,路隔红尘一水赊。 昨夜殷雷送山雨,半溪新涨浸红霞。 注释: 窗悬石溜:指窗户外面是流水。石溜,石上流下来的小溪。 径浮沙:小路上覆盖着一层沙子。径,小路。 玄圃: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开云:指开辟云雾。 种玉:比喻培育人才或种植美玉。这里暗指培养和造就优秀的人才。 丹崖:红色的山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以高洁的品格,诚挚的心情,写对友人继之的惜别之情。全诗写得清丽婉转,含蓄蕴藉,有“玉溪体”的风格。 首联“逸才清骨迥离群,轩冕丘林志未分。”诗人开篇先点出送别的对象是继之这位“逸才清骨”的朋友。“逸才”,即超脱世俗的高才。“清骨”,指高尚纯洁的人品。这两句是说:你的才智非凡、品德高洁,与众不同,你志向远大,不愿同流合污,与一般趋炎附势的世俗之人格格不入
注释: 君去洞庭何处住,海门迢递接东瓯。 湖田岁熟收粳稻,烟渚秋高弄钓舟。 漫说孔明无将略,早知若水是仙流。 浮生万事何时尽,都把闲情付白鸥。 赏析: 《送马善徵致仕还吴》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乡的祝福和感慨。 首句“君去洞庭何处住,海门迢递接东瓯。”描述了朋友离开后,他将在何处定居的问题。这里的“洞庭”是指长江中游的湖泊之一,位于今天的湖南省;而“海门”则是江苏南通的一个港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注释和题目的要求作答。“逮赴信州舟行遇雨”是第一层;“细雨霏霏洒夜篷”,是第二层;“蹴天波浪离江上,缩地山川入梦中”,是第三层;“驿舍荒洲横极浦,渔舠远火乱栖鸿”,是第四层;“揽衣起坐湖天阔,望眼遥随斗柄东”,是第五层。 【答案】 译文: 夜里细雨纷纷,洒在船篷上,我担心不周山的风把船吹得摇摇晃晃。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及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和诗词的主旨,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句的意思,最后进行评价和赏析。此题中“注释”是答题的关键。 【答案】 (1)聊:姑且;清樽:指酒杯。一放歌:指饮酒吟诗。百年风韵:百年间所经历的风华。笑阴何:以笑来掩饰内心的悲伤。阴何:阴气沉沉、昏暗不明。 (2)近郊地重留屯合,经国筹深积饷多。 (3)烟雨海楼诗益壮
【注释】 春寒次吴东湖献臣韵:因春寒而再次来到吴地的东湖,即作此诗以和献臣之韵。 骤雨颠风并作寒,搅回旅梦倍辛酸:猛烈的风雨使春天寒冷如冬,搅乱了诗人的游兴,增添了许多辛酸。 春深南国身犹系,客对东湖迹未单:虽然身在南方,但心中牵挂着故乡,所以不能像在家乡一样自由自在;虽然来到了东湖,但足迹还没有留下。 无数杨花笼几砚,斩新竹笋荐杯盘:用杨花来装点砚台,用新长出的竹笋来招待客人。 从来拂意皆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