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得之
这是一首描写墨竹的诗。李息斋是作者的朋友。 原句:旧雨新烟水墨痕,秋清野思向谁论。 译文:墨竹上残留着旧时的雨和新的烟的痕迹,秋天的景色让人感到清冷,我对这种野思向谁诉说呢? 注释:墨竹:用墨汁画的竹子。旧时雨和新时烟:指时间的推移,时间的流逝。清野思:指对自然的感慨之情。向谁论:向谁诉说。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墨竹上的痕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之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伤。同时
【注释】 管仲姬:唐代女诗人。 小蒸溪水晚风前,天圣曾瞻翰墨仙。 天圣年是唐穆宗李恒的年号(785-824),小蒸溪水在今湖南新化县境。 “天圣”二句:管仲姬曾到过天圣寺,看见那里有一座石碑,上面刻着“翰林学士张文规书”。她当时很仰慕张文规的才华。 剩有笔床螺黛色,为君重绘碧湘烟。 笔床、螺黛色:都是用来画字或画画用的笔和颜料,这里指毛笔和砚台。碧湘烟:相传舜帝南巡时,死于苍梧九嶷山,葬于此
【解析】 “苏东”,即苏轼;“披轼”,古代官员出行前,先在车前横木上拂拭一下,以表示恭敬。苏轼为翰林学士承旨,地位尊贵,其行为也显得有些迂阔。 译文:“东坡”是苏轼的号,这里指苏轼。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诗词文赋都十分出色。苏轼为人坦荡豪放,喜欢饮酒,他经常饮酒后挥笔作诗、作文,有时甚至醉得不能自持,所以人们称他为“东坡”。苏轼的诗文风格豪放,富有个性,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风豪迈奔放
“剡藤十丈玉参差”意味着竹藤高耸如玉般参差的美,而“风雨阴晴各得之”则描绘了竹子面对不同天气和光线的适应性。 诗句首先用“剡藤十丈玉参差”开篇,形容竹藤的修长和挺拔如同玉石一般,其高度达到十丈,形象地勾勒出竹藤的壮观姿态。接着以“风雨阴晴各得之”收束全诗,表达了竹子无论在风雨交加、阴云密布还是阳光明媚的环境中均能保持其形态不变,展示出其坚韧不拔的性格。这两句不仅描述了竹子的物理特性
注释: - 山青沙白水凄凄,秋草烟花思欲迷。 - 山色苍翠,沙滩洁白,流水凄凉,秋草繁花,烟雾缭绕,思绪纷乱,仿佛迷失了方向。 - 惊断梦魂言不得,半林斜日竹鸡啼。 - 梦中的言语被打断,无法表达;半林之中,斜阳之下,竹鸡鸣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画卷,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 首句“山青沙白水凄凄”,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画面,山青色,沙白色
【解析】 题竹卷后二首其二:兵戈那得遂平安,莫笑迂疏纸上看。 愿得人人操大节,不虚山朽写琅玕。 译文:国家安定的时候,我们应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平。不要认为那些迂腐的书生只会纸上谈兵。如果人人都能像高山一样坚定不移,那么即使山石腐朽了也可以在它的上面刻上美好的图案(即“琅玕”,一种美玉)。 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国家的和平不是靠空谈得来的,而是要靠我们这些有志之士去努力争取和维护的
雄才超绝老坡翁,戏墨多于感慨中。 拂雨垂翎如病鹤,聊伸一足叫秋空。
旧雨新烟水墨痕,秋清野思向谁论。 山窗尚忆临摹处,疏影参差独闭门。
小蒸溪水晚风前,天圣曾瞻翰墨仙。 剩有笔床螺黛色,为君重绘碧湘烟。
山青沙白水凄凄,秋草烟花思欲迷。 惊断梦魂言不得,半林斜日竹鸡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