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榛
【注释】 1、峄山: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 2、几载:几年或几十年。 3、人世:人间世界。 4、衰白:头发花白,指年老。 5、野鸟:指隐居山林中的鸟类。 6、结茅隐:指隐居。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作者游邹城峄山时的所见所思。前四句写自己游历过的地方,抒发感慨;后四句则表达归隐的愿望和心愿。 “读书曾在此,几载又登临”,诗人回忆自己曾在此地读书,过了几年,又登上了峄山
小巷通城辟,柴门逐水开。 渔歌随棹远,帆影过墙来。 柳密初侵院,庭幽半欲苔。 主人休沐至,于此涤尘埃。
舸舰宁千万,纷纷此地过。 飞篷各自急,逐利定谁何? 水涨蛟龙怒,风惊波浪多。 何如茅屋下,终日醉颜酡。
迟日园林媚,孤亭傍水斜。 绿苔明曲径,淡柳暗平沙。 随意窗前草,无名涧底花。 主人息机久,服食效丹砂。
何处堪消暑,闲亭尽日凉。 锦帆看十里,菀柳坐千章。 风动茶蘼架,雨侵薜荔墙。 渔歌绕晚唱,濯足下沧浪。
溟涨滹沱水,孤亭势欲倾。 万夫防蚁穴,百雉没山城。 牛马浑无辨,舟航不敢行。 波涛烟雾里,疑是近蓬瀛。
北风动地起,寒色晚亭分。 渡浅冰初合,雪深人不闻。 月缘霜皎洁,潮与雾氤氲。 应有山阴客,停桡此问君。
读书曾在此,几载又登临。 人世有衰白,山灵无古今。 好花如欲待,野鸟半知音。 便可结茅隐,何年遂我心。
直去无三里,盘桓道路长。 苔明铺锦绣,泉响奏笙簧。 松老月为主,洞深云作房。 平看人界小,不碍此生狂。
潘榛,明代诗人,字蔍原,号茂坤。他的诗文作品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雅情怀和生活情趣。 潘榛出生于邹县,是万历二十年(1592)的进士,并在万历二十二年(1598)被任命为青县令。他不仅在政治生涯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还通过撰写《灵星门记》和《小鲁台楹联》等著作留下了自己的文学足迹。崇祯五年(1632),潘榛被朝廷奉旨入乡贤祠,这标志着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潘榛的诗作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