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独自傲霜风,不与寻常桃李同。
圣世工师求木久,峄阳犹自有孤桐。
【注释】
峄阳:今山东邹城北。孤桐:孤立的梧桐树。
亭亭(tíng):挺立的样子;高耸的样子。
不与寻常桃李同:不和平常的桃花、李花一样。
圣世工师:指善于制造乐器的良匠,即鲁班。
求木久:寻找木材很久。
【赏析】
《题桐树》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描写桐树之高大、孤傲,后两句写其得名的原因。诗人以赞美桐树自况,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首句“亭亭独自傲霜风”写桐树高大挺拔。用“亭亭”形容桐树,突出其直上云霄的气势。“独自傲霜风”,突出桐树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精神。“独”字写出了作者的孤独感。一个“傲”字表现了桐树高洁的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品质的向往和崇敬。
第二句“不与寻常桃李同”点出桐树的与众不同之处。这里用“不”字,表示桐树的这种品格是独一无二的。“寻常”,即平常、一般的意思。“桃李”在这里是比喻人,泛指世俗之人,他们常常不能理解并欣赏高尚品德的人的美德。“不与”二字说明桐树的这种品格是非凡的,不是一般人能理解和欣赏的。
第三句“圣世工师求木久”表明制作乐器需要很长时间。这里的“圣世”是指贤明的时代。“工师”是指能制琴造瑟等乐器的好手,也就是良匠。这句的意思是说,在贤明的时代,善于制琴造瑟的良匠们为了寻找好材料,寻找了很久很久。这里的“求”字表明良匠们为了找到制作乐器的好材料,付出了很多努力。
最后一句“峄阳犹自有孤桐”说明虽然有很多桐树,但只有峄阳的一棵是特别优秀的。这里的“峄阳”指的是峄山之阳,即现在的山东省邹城市。这棵特别的桐树被命名为“孤桐”。这里的“有”字表明这棵桐树是如此优秀,以至于在贤明的时代,人们仍然能够找到它。
这首诗通过赞美桐树来表达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渴望。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